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缅怀消失20年的教育品牌——中等师范

发稿时间:2018-09-21 15:53:00 作者:刘富喜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不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在讲话中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基础教育,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注与关怀。随着社会发展,学校对基础教育师资的要求普遍越来越高。“中等师范”在发挥了巨大作用后,于20世纪末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其中寄托的情怀与情感,在诸多中师教育亲历者心间萦绕不散,念念回响。

  本网特刊发一位中等师范教师的回忆文章,与读者共同品味众多基层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情怀。 

  攸师现象:乐学乐教

  刘富喜

  标题稍长,为的是折射 “湘东教育明珠”湖南攸县师范为代表的中师特点。

  文章更长,缘于笔者——中师情缘一生难舍,如今只能缅怀而惆帐不已……

 

  图:刘佛年题词诠释了攸师精神

  醴陵籍攸师校友刘佛年(1914—2001),为1987年编撰的《攸县师范校志》题词: “教书育人,人生至乐”。这也是终身乐学乐教的刘佛年的自身写照。

  教授身份的刘佛年,于1943—1944年辞别大城市,蜗居穷乡僻壤,在因抗战而搬迁乡下的攸县简立乡村师范任教。此前他先后求学于武汉大学、伦敦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回国后就教于西北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湖南师大前身)。新中国之初出任上海师大校长,参与筹建华东师大、后任校长、曾当选中国教育学会初期的副会长和早期的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会长,并当选两届全国人大代表。

  图∶毛泽东手书被仿制成攸县师范校牌

  攸县师范是1930年8月经湖南省教育厅批文组建的学校。1955年划归湘潭地区管辖,当时在攸县师范读书的浏阳籍学子陈云是毛泽东战友——陈昌烈士之女,她两次给毛主席写信。毛主席将烈士传略转党史资料室,并回信祝“学习进步”。信封上手书的“湖南攸县师范”,被学校仿制成校牌。

  (一)群体乐学

  攸县师范诸多老师的多年师职生涯,际遇了最好的学生群体。

  自1970攸师复办至1982的13年,招进的生源尽管基础不一(主要是考进的初中毕业生,有时是高中毕业生,甚至在文革后期推荐的有未达到初中毕业文化的小学代课老师),但整体求知欲很强、很多人会学。因为都知道自己毕业后的命运∶当老师。所以都有一腔心愿: 不能只有“半桶水”,必须多学。

  1983至1998的16年,招进的生源不仅求知欲特强,而且是最会学习的群体。因为这期间国家明文规定,中师只招初中毕业生,上中师免费。那年代国家落后、百姓贫困、择业艰难。为解困或跳“农”门,初中毕业生争着或被迫(家长心愿为主)报考中师,往往“一票难求”,只有优等生才能考取。因此,前后16年一群群新生,全是湘东四县140来个初中学校(含完全中学的初中)的优等生乃至一批"学霸",他们本可上高中参加高考,前景是重点本科乃至清华北大。

  每年招收一群会读书的新生,进攸师后都群体乐学。因为整体目标单纯:为成为新时期高素质小学师资而学。

  那年代攸师课程体系科学设置,在全员全面合格总目标下设四个系列:操行养成与评价、知识传授与评价、能力培训与评价、见习实习与评价。难能可贵的是:每个系列都有实施细则,都有评价体系,实施与评价都量化到人,结果反馈与在校奖惩和毕业分配或保送升学挂钩。这套攸师特点的、突出教师职业素养和能力的课程软件,摆脱高考应试的重压,能夠被学生群体接受,激励性特强,其中不少人如魚得水,整体自从自愿而乐学。对此,国家课程权威部门高度赞赏。在国家教育顶级期刊《课程·教材·教法》1991年9期上,刊载了6000字的攸师课程实施与评价体系《中师生能力培训刍议》。

  图∶攸师课程体系刊于教育类国家顶级期刋

  乐学群体都非常勤勉。凡在攸师亲历三年学历的都有深切体验。为了自己打好“满桶水”,每个学子对近二十门学科课程(含各科教学法)都不怠慢,门门都认真学,不偏废。而且,与高中不同的是:不用应对烦复的题海练习和烦多的文化考试,只求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过关。老师授课可潇洒发挥,学生领悟可海阔天空,师生在良性互动中教学相长。

  在正课之外,是学生自主自在的天地:每天早读学生轮流当推普员,引领五花八门的朗诵半小时;午休后三十分钟在黑板上个体示范、在课桌上全体自练既求规范又可龙飞凤舞的“三笔(毛笔、钢笔、粉笔”字),晚自习每班学生分别在每晚轮流领唱一小时、唱尽天下名曲 ; 每周星期二的六、七节课全校几十个兴趣小诅任由学生选项的生龙活虎般的常态活动,每个周末名目繁多的各种竞技竞能比赛,更有三年一期分别在城区小学听课一周的喜闻乐见的小见习、三年二期插入四县各农村小学一个月风生水起的大实习,等等。持之以恒三年整,人人忙得团团转,个性发展乐颠颠。不仅融会贯通了整个中师课程,而且炼就了全体中师生会说、会写(文章)、会书(法)、会画、会唱、会弹、会跳、会健体、会调理(心理)、能自理、能管理的诸般本领。

  求学——会学——乐学——勤学,内在逻辑有机关联,形成强劲的群体“学力”而势不可挡,个体都收益,整体都前行。那时,攸师课程系统优化,学业水平很高。只有成长、成人、成才,只出正品、不出次品、没有废品。攸师学生整体学业水平得到上级认可。在1993级湖南省教育厅举行全省36所中师唯一的一次统考中,攸师生均成绩夺得全省第一名。可以说,攸师与全国829所中师一起,造就了中师教育的辉煌年代,创建了中国教育的优质品牌。这是一代又一代攸师和全国各所有中师学子印证了的。

  为师者能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多年,际遇求知欲最强又最会学的一群接一群的学生,豈非职业生涯之大幸!故而攸师老师“幸为你师”的表白,是由衷之言,是师爱挚热、师情至浓的金句!

  (二)团队乐教

  攸师1970年复办后的三十年,学校一贯注重师资建设。一届接一届攸师学子的三年学程,际遇了最好的教师团队。

  约三分之一是文革前的老牌大学生,功底厚实,经历磨炼,经验丰富,特别敬业乐教。如语文科的文有然、胡德怀、旷雪林、王伟明、黃陶安、刘大元、李春琪、邱建平 、罗国全; 数学科的何迪文、刘谭盛、李春娥、吴建民、刘俊武、钟武元 ; 理化生科的周燕瑞、李测讲、吴玉成、龙万选、高爱荣 ; 政史地科的王春娥、沈端发、董楚才、刘梦春、刘富喜(中文政治双本科); 外语科的陈昌俊;艺体科的杨世和(音体美多面手)等二十余人,他们不仅是老牌大学生,而且是从攸茶醴各高中学校选调来的最优秀的乃至王牌教师。他们固基在攸师两个多十年,让攸师办学的高质量有坚实的定力。

  超二分之一是恢复高考后最初几届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分别有∶77级湖南师大的文运生、彭雪开、张禹明、施觉民;78级湖南师大的吴金辉、周一力、文如海、刘今文、刘益平、刘跃进、张银珠、王开龙、石湘华、高明;接着届别湖南师大的潘检民、陈英军、于立泉、荣光宗、邓育新、刘新华、邓建伟、徐建南、苏碧君、宁宗其、张富全、龙志明、陈湘发、黎谟吉、陈雪康、杨林;武汉体院毕业的刘建征;湘谭师院和其他师专文革后最初届别的拔尖毕业生王爱国、卜茂荣、易寿康、何平原、侯新才、林喜元、陈安国、田明良、黄芝湘、谭玉明、彭四龙、周频文、陈凤云、张宇慧、郑学智、曾嘉龙、田健康、周燕蓉、周到、傅素敏、单社文、陈衡平、谢卫武等。这一大批文革后最初界别的优秀大学毕业生,竟卧虎藏龙般占据攸师主课堂两个年代,对比随后一个多年代本科生都趋向大城市不回县,那年代的攸师师资具有多么大的得天独厚优势!

  约四分之一是承前启后的师资生力军。其中有文革中以工农兵学员身份进入湖南师大深造三年的肖宗良、李福媛、夏正莲、罗维新等;是狭缝中的顽强学习者,颇具实力:又有攸师学霸在基层历练出的精通教学法的资深教师易玲珠;更有攸师学霸挑选留校再经深造走向教坛的新星谭仕荣、荣万清、陈关平、张吉红、贺贵平、彭立中、贺深龙、曾德忠、陈永泽、胡燿彩、肖光荣等,各怀一门专长,青出于蓝胜于蓝,实力强劲。

  攸师师资不仅有好的代际组合,而且有好的学科组合。语文、数学、教育、理化生、政史地 、音乐、美术、体育八个教研组,都注重组强建优,没有弱组。下面试举语文组、音乐组为例。

  语文组是组强建优的典型。既有最好的语音老师,其中不仅五、六十年代的董正谊,七十至八十年代初的黄陶安,八、九十年代的谭仕荣、田明良,都是经国家语委举办的普通话高级研修班专门培训的、在湖南都有影响的师资,而且有文革后首届大学中文系毕业生文运生、王爱国,极具语音教学专长 ;又有最强的文选师资团队,其中胡德怀、刘大元、陈安国,可谓前后四个年代攸县的高中语文“王牌”老师 ; 更有很优秀的书法老师李春琪、陈永泽。正是这种优化组合,把攸师语文学科教学搞得熠熠生辉,培养出一批接一批能说会写、字正腔圆、文彩奕奕的杏坛高手,而且竞技竞能在全省全国屡屡夺魁。王爱国老师指导的81班学子罗晓宏,在全省首届中师生演讲比赛和全省首届中专生演讲比赛中双夺金牌,让攸师在省城名声大振。陈永泽老师指导的89级学子谭彭剑,在国家语委、中国书法家协会组织的全国首届规范汉字书法大赛中,夺得金奖第一名(湖南唯一金奖),在人民大会堂领奖时,中国书协副主席刘炳森当场为之题词勉励。

 

  图∶攸师书法专职老师陈永泽的书法

  他毕业于湖南师大中文系,是湖南书法家协会会员,在全国和海峡、海外多次参赛、参展获一等奖、优秀奖10余项,合编有《书法标准教材》。

  攸师音乐组可说是湖南36所中师之中的最优组合之一。湖南师大艺术系老牌大学生杨世和的器乐教学、文革后大学毕业新秀周频文的音乐创作与指挥、郑学智的舞蹈、陈凤云的民族唱法、曾嘉龙的美声唱法、夏正莲的音舞全能,都可谓首屈一指,而杨林和张宇慧则兼而全备。这些人才都是特意“挖”来的。为寻找优秀舞蹈老师,当年我们从攸师一路追询到湖南省教委——怀化师专——邵阳——武岗。省教委说:高校舞蹈最强的是怀化师专 ; 怀化师专说:我们最好的毕业生是郑学智 ; 邵阳教委说:郑学智分在武岗。此等高才,岂容失去,一定“挖”来。果然,郑学智在教学中深得众望。他编导学生演出的蒙古舞《奔腾》、教工演出的《瑶鼓风韵》,分别在全省中师文艺汇演和全省教师节十周年汇演中获金牌第一名。他本人成为《湖南教育》1997年第一期封面人物。

  图∶《湖南教育》封面人物攸师郑学智老师

  图∶2017央视国庆音乐会《我根是炎黄》演出现场的廖昌永与周频文

  当年音乐组组长周频文带领全组教师,尽心尽职训练学生,在全省两届中师文艺汇演中,让朱桂娇女高音美声唱法夺冠,袁猛玲民族唱法夺冠、罗豫通俗唱法荻银。一心乐业的周频文后来一发不可收拾,不仅是前后七届湖南省祭祀炎帝陵的乐祭导演和指挥,而且,他创作的《树与藤》登上北京春晚;《快快回家》被全国司法系统推广;《我根是炎黄》由廖昌永唱到美国旧金山,再登2017年央视国庆节音乐会;《梦远航吧,株洲舰》2017八一节登舰教唱制作。

  一届接一届的攸师学子,能在三年学程、约二十门课程(含教法),际遇攸师个体优秀、整体齐扎的最好教师团队,岂非学之幸,生之福 ! 因此,不能不发出“幸为你生”的由衷表达,这是师爱无疆、师恩深情浓缩的金句!

  (三)教学交乐

  好学生乐学际遇好老师乐教,在教学中因交融而乐。交融的关节点有四。

  首先是坚持新老教师结对子传帮带。譬如文革前湖大数学力学系毕业的刘谭盛老师结攸师毕业再经深造留校的青年教师曾德中,支持曾德中敢于创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出新课:《计算机入门》,这在中师学校中是很前卫的。更如1980年湘潭师专中文系毕业的王爱国。用他自己的话说:“在文有然、胡德怀、陈素芬、王伟明、黄陶安、刘大元等语文前辈的‘打压’下,自己在中南六省教学论文比赛和湖南省中师语文教学比赛均获得一等奖,还成为了文革后首批讲师。”想想看,文革后第一次评职称是1987年,他从师专毕业到讲师,只用了几年时间。其内因是决定因素,但关键外因得益于攸师这新老教师传帮带的教学运转机制;那时,攸师还一个“绝招”,即每个中师老师每年到攸师附小上一节“下水课”,按小学新编教材给小学生上课,以吸取小学老师的经验,取得培养小学师资的实践体验。

  再次是教师的之间的听课、评课、上公开课常态化。教务科长何迪文与分管教学的笔者曾经听评了许多课,其中刘新华老师一节文选课堪称完美。可十几年过去,笔者与身为株洲市律师协会秘书长、株洲市司法救助中心主任的刘新华相逢,他笑谈提及:你在评课中肯定我讲的很好,指出唯一不足是与学生交流少了,竟然类比像“牧师布道”!我大吃一惊,连说还有这等事,两人抚掌大笑!

  最重要的是师生间无处不在、无时不见的课堂教学交流、课外活动交流、实习全程交流。特别是每年抽挤出一、二十个实习指导老师,与一、两百个实习生一个月混在乡下同吃同住同劳作,阅看每个学生每节课准备的教案,每天的每节实习课都组织实习生随堂听课、评课,真正的“手把手教,手把手练”,师生双方满出勤、超负荷、高效率运转!可说是“眼看着守护着学生成长、摇身一变就成了新老师!”

  最关键是坚持班科出身的校领导和中层干部都担纲上课。如学校升格县处级后的校长王春娥、吴金辉,副校长周燕瑞、文运生、刘富喜,正副科长刘大元、何迪文、刘俊武、夏振莲、林喜元以及胡燿彩、陈永泽、肖宗良、单社文等,每一个学期都统统“站讲台”,毫无例外。这在中师、中专、高中学校中是少见的。攸师一直坚持做到这一条,学校核心层始终活跃在以教学为中心的第一线,带头教改教研,譬如吴金辉校长在当科长时,双获湖南省教学比赛一等奖和教研论文一等奖。学校核心层总是与师生交融在一起,还有办不好的学校、怎能不办出有水平的教育?!

  图:校长王春娥(右二)在观众席

  王春娥接替文有然任校长的十几年间,继续攸师的黄金时期。大手笔是:引进一批好人才,构建一套好课程,带出一个好班子。

  图:校级领导带头教研教改,开新课,编讲义

  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在民师部开设选修课。在传达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九年之前,就自编出这样的选修课试用教材,曾授课两届而受欢迎(因1994年底调株洲市工作),这在全国中师系统是绝无仅有的。当时将此打印本呈送省教育厅师范处,在惊讶之际被赞赏。

  (四)难舍之乐

  经过攸师历炼的师生,涵养出乐学乐教的品性,这品性总总相随,终生难舍。

  攸师毕业的众多学子,多年来支撑着醴陵市、攸县、茶陵县、炎陵县的基础教育。其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一半以上是攸师毕业生。四县(市)各小学、初中乃至高中的校长级领导,多数是攸师毕业的。攸师毕业生有一批在株洲城区的名小学当过校长,如李妮红,李艳俊、朱耀明、朱育红、田立新、宁志强侯雄伟等。左梦飞在省教科院、程芳在市教科院、王建立等一批在县教研室,有一批攸师学子带头走在教育科研前沿。王建立成为攸县第一个被评为正教授级的小学教师。攸师89级学子、株洲市中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华,他主导的株洲市第十八中教学,荣获"全国特色教育学校"称号,他本人被评为为湖南省第一个正高级中学美术老师。

  总之,攸师学子主体走向基层,乐在杏坛,默默奉献而无悔。如今攸师校友建有五个微信群,入群人数近千人,在群里经常交流坚守教学第一线的心得。笔者不由得赞叹:这乐学乐教的品性具有多么大的凝聚力!

  行文至此,简述四个故事,继续演绎攸师人一生难舍之乐——乐学乐教。这确是值得自豪、值得秉持的品性。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是攸师877班学子段叙萍。她参加工作29年来一直在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其中一半多的时间当班主任。曾获得全国小学班主任百星称号。今年6月,她带的一届学生毕业考试前一天的下午,几个学生很神秘地跑到办公室来请段叙萍去教室。走进教室,只见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您永远是我们的段妈妈”几个大字,还有全班同学的签名。见到段老师,孩子们全体起立,敬礼,齐声说:“段妈妈,我们永远不分开,我们永远爱您!”孩子们的话音还未落,段叙萍已经潸然泪下。她曾说 : “我最简单的幸福就是和孩子在一起。”“当我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孩子,他们回报我的是几十颗火热的心。我的幸福是他们带给我的。”说到这里,段叙萍又忍不住泪湿了眼眶。这信息传到攸师群里,引来纷纷点评。 段叙蓱同班学友、当过多年小学校长的朱育红点评:“师爱,大爱无疆,大爱是至真至纯至细的!” 89级学弟、也当过多年小学校长的朱耀明发感慨:“攸县师范不简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教育情怀的教师。在第34个教师节之际,我想说:感恩母校,无论何时,都让我们坚守心中的教育理想。”

  【故事链接】笔者在今天教师节修订这篇稿件时,又收到微刊《湖湘师表》推介又一个攸师人“爱心妈妈侯玉娇”事迹的文章。攸师78班学子侯玉娇1986年毕业后被分到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32年来,她对特殊儿童的的爱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她四处拜师学艺,先后学会了编织、腰鼓、丝网花制作、剪纸和串珠等,开辟适合特殊儿童的手工技艺课程,自编《手工串珠》《校园剪纸》《丝网花制作》等校本教程;带头在学校持之以恒开展特殊儿童“双休日兴趣小组”常态活动,极大激发残疾儿童的学习兴趣,有效地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一批批特殊孩子持有自理自主自强的健康心态,拥有幸福的人生。

  总之,活跃在株洲基础教育前沿阵地的广大攸师校友,具有博大的善爱之心,他们信守唯有大爱才有好的教育。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是攸师951班学子李良才。他的切身体验是: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他在三年圆满完成中师学业和两年认真履职小学教师期间,千方百计挤时间自学,而且仅仅是通过自学,在四年之中考完24门课程获得了英语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 ; 以90天的时间准备并考取了国际经济法的公费硕士生;以79天的时间准备并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曾经分别考过清华、北大博士生,获总分第一名。虽然没有被录取,但足以证明其乐学和所学。

  他从小学老师当起,当到了大学老师,还是一个在涉外法律方面有造诣的律师。

  第三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攸师892班学子谭彭剑。入学那天,母亲在男生107寝室赠他一本刚买的字帖,说是:“好好学,当个好老师,当个书法家。”同室少年学子窃笑,以为是痴人说梦,觉得又是“师”又是“家”的,离咱太远!然而,母亲信任攸师能培出儿子的特长,儿子乐学能激扬出自己的个性。二年级时他参加国家语委和中国书协举办的 “全国首届规范汉字书法大赛”,获一等奖的第一名,继而因品学兼优被保送到湖南师大中文系深造。大学毕业后在省机关供职之余,对爱好不离不弃。 每天寂寞练字到夜深人静,其书艺书品精进。被母校湖南师大文学院聘为“现代汉字书法”专业研究生的兼职导师 。最近,在母校师大布展他90余幅书法作品时,他写短文说:“自读书起三十年来,只有这看书、写字,犹如每天吃饭,习惯改变不了。”“艺术就是好玩的。”笔者不由得感叹:这等乐学乐教体验,别有情趣。缘由:母爱伟大,母校伟大 ! 攸师和师大学子乐学乐业,成才成器 !

  图:湖南师大文学院现代汉字书法专业研究生兼职导师谭彭剑最近在长沙图书馆举办书展,给图书馆赠送著作《说艺》和书法作品三种十二册。

  第四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攸师高级讲师刘大元。一生乐学,在职乐教,夕阳乐“耕”!

  这里仅说他辛勤乐耕攸县姓氏通书——八卷巨著《浟水人家》。刘大元曾是攸县一个年代的语文王牌老师,深谙文学;他曾任《攸县报》总编,熟稔写作。有此特长,退休后何乐而不新为?

  乐耕是乐学乐教功力的延续。因为这次他编纂是志谱融合体典籍书。需学习谙熟地方志,需学习谙熟谱牒学,为写作,必须储备这些专业知识。攸县484个姓氏,其中族姓186支,有几百卷新老族谱。从审视这些故纸堆中梳理族姓的源流、繁衍、分布与人物,何其繁琐。何其艰辛!刘大元先生皓首伏案,历经十个寒暑,已编纂出五卷350万字。这位近八旬的老翁,还需组编三卷两百万字。可谓老骥伏枥,学而不厌,笔耕不止,壮心不已!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原副秘书长李祖德作总序赞说刘大元“融地方志合谱牒学于一体,弥补了过去志书中的不足,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图:刘大元十年含辛茹苦已编撰的五卷《浟水人家》

  【故事链接】攸师乐于学、乐于教、乐于笔耕的老师有一批。笔者主编小百科书《话说攸县》,参与撰写组编者的有当年的攸师老师刘富喜、刘大元、陈安国、谭仕荣和学子李志华五人。笔者再执行主编专著《攸县方言》,参与撰写者有当年的攸师老师刘富喜、刘大元、陈安国、谭仕荣、田明良和学子王建立六人。

  图:以攸师人为主编纂的两部书

  噫吁嚱!攸师有生如此,有师如此,一脉相承,何其可贵!

  嗟夫!乐学乐教,展示为攸师现象,积淀为攸师品性,光大为攸师精神!

  话说回来,攸师仅仅是当年全国829所中等师范学校的一个缩影、一个代表而已。最后说一句;让我们记住这么一个时代特别优秀的中师人吧!

责任编辑:蒋艳慧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