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时代潮涌。7月20日,“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在云南丽江启动。我们随采访团沿江而下,水陆结合,开启“长江万里行”。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看长江,也是看中国。长江经济带含“金”量十足,它覆盖中国11个省市、110个地级以上城市,以约20%的国土面积支撑起超过全国45%的经济总量,涵养了40%以上的中国人口。
从“长江第一湾”畔的丽江出发,察看昆明滇池水质,感受长沙智能制造潮流,领略宝山城市与产业之变,触摸舟山海洋经济脉动,品味丽水山与水的活力……近一个月来,我们深入长江经济带各地区采访,用鲜活的笔触、镜头、声音,充分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长江经济带发展宏伟蓝图的魄力,反映长江经济带转型发展的活力,记录母亲河奔腾向前、多姿多彩的魅力,赞颂沿岸人民利用和保护长江的努力。近一个月来,《浙江日报》在重要版面开设“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专栏,浓墨重彩推出图文报道;浙江新闻客户端和浙江在线网站专题集纳;“涌金楼”微信公众号也开设相关专栏,推出系列观察,与读者互动;报、网、端、微共发稿件百余篇。
讲好长江故事,唱响长江之歌。一路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我们更加坚信:母亲河长江必将青春永驻、永葆生机,成为天蓝水碧、繁荣富裕的黄金经济带!
出宜宾大约20公里,长江南岸便是李庄。抗战时期,李庄敞开胸怀,为上万名知识分子及大学生提供了“一张安静的书桌”,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四大文化中心之一。如今的李庄正依托独具特色的抗战文化,全力打造宜宾特色文化展示区,谋划建设文创基地、博物馆以及相关配套休闲旅游设施等。古镇的抗战文化记忆,更凝练成常传常新的“李庄精神”。建设长江经济带,在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同时,长江文化的发掘也应当引起重视,“长江经济带发展,文化一定会起到非常独特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作为重庆创新驱动的“领头羊”,按照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两江新区在党的十九大后重点谋划布局了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抢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如今的两江新区已是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全球重要的手机制造业基地。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中国内陆地区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蓬勃发展的时代脉动。两江新区在产业体系构造上,已经为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作了全面布局,未来可期!
长江上最美的一段,公认是三峡。而三峡工程则是全球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看防洪:三峡工程是长江防洪的关键骨干工程,为长江中下游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安澜环境。截至2017年底,三峡工程累计拦洪运用44次,总蓄洪量1322亿立方米。看发电:三峡电站装机占全国水电比重6.8%,输电范围覆盖大半个中国。看航运:三峡水库蓄水极大地改善了长江重庆至宜昌间航运,库区航道年通过能力由1800万吨提高到1亿吨以上。如今的三峡工程,已将发展重点更多地放在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上。
曾经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如今清波荡漾,滇池的变化倾注了国家和云南省、昆明市20多年的心血。“九五”以来,国家连续4个五年规划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纳入重点流域治理规划。多年来,云南及昆明先后开展多项工程治理滇池,累计投入资金达500亿元。久久为功,今年起,昆明打响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战”,力争到2020年,滇池草海和外海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想找回“烟雨空蒙山海际”般的美丽世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有句话说得好——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核桃坝村曾是一个“顿顿红苕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匹山”的穷山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核桃坝村艰辛探索,走出了一条种茶致富之路。如今,村里建起了标准化厂房和先进的茶叶生产线,集赏茶、采茶、制茶、品茶于一体,依托茶叶飘香、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引来众多游客。如今每月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去年旅游收入达1200万元。核桃坝村是湄潭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强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缩影。据悉,湄潭有60万亩茶园,是贵州茶业第一县,也是全国第二产茶县。
近年来,长沙致力于创建国家智能制造中心,随着试点示范、万企“上云”、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等一系列工作的推进,智能制造“长沙模式”不断升级。加上公示项目,长沙已获批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和专项项目总量达27个,在中部六省中独占鳌头。位于长沙的国家级新区湘江新区投入20亿元为智能网联汽车建起了巨型“实验工厂”。靠测试场地租赁很难实现盈亏平衡,但园区更看重“筑巢引凤”,打造产业平台和服务平台,以吸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或许,正是凭着这股魄力和韧劲,撑起了长沙智能制造的崭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