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专家:35%以上根本不需要来

发稿时间:2018-05-15 22:11:00 作者:马珊 陈琛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欧美同学会首届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大会上,围绕“赋能健康医疗的中国模式:AI(人工智能)vs IA(智能增强)”,嘉宾们展开了一场巅峰对话。资料图

  中国青年网成都5月15日电 (记者 马珊 陈琛)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研究,现在三甲医院的门诊患者中有35%以上是根本不需要到三甲医院看病的,所以是人为的原因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5月12日,在成都举办的欧美同学会首届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大会上,围绕“赋能健康医疗的中国模式:AI(人工智能)vs IA(智能增强)”,嘉宾们展开了一场巅峰对话。在讨论中,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发表观点。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阳光保险集团首席数据科学家田凤占,经纶世纪医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CEO余中,广东欧美同学会青年分会会长、中航健康时尚集团董事长王岚,汇鼎基金的创始人何欣作为嘉宾参加论坛。资料图

  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人工智能为健康筛查赋能

  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城市蓝皮书显示,中国亚健康人群已超过75%。据统计,截止2012年,因慢性病死亡占中国居民总死亡的构成已上升至85%。与此同时,在欧美同学会首届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大会上,广东欧美同学会青年分会会长、中航健康时尚集团董事长王岚透露:“我们目前看到的注册医生群体是265万,按照2017年我们国家总人口13.9亿来算的话,一个医生要对525个人,而美国是36:1。” 原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曾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表示:“我国目前存在优质的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衡的主要问题,从而导致医疗服务体系格局和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之间出现了不适应和不匹配的情况,急需缓解这一矛盾。”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之后,利用灾后重建的机会,刘远立和他的团队一起在汶川打造了一个已经行之有效的体系。他介绍说:“(汶川地震后)我们第一时间就到了,从国家领导到专家、医生,一起通过了当时的成都宣言,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要建一个更加适合山区地区的新的医疗卫生体系,所以我们打造了第一个移动诊疗体系——从移动全科医疗车到移动ICU、移动两癌筛查车。这样的移动体系,不是等着老百姓小病拖成大病了,翻山越岭到县医院看病。”通过该移动体系,刘远立带领团队第一次在几千平方公里、只有10万人的地广人稀之地,进行了数轮健康筛查。其中,有5000多个慢性病患者不知自身患病,医生们随后对这些人的病情进行了有效干预。刘远立表示,汶川移动诊疗体系提供的是一个主动健康的服务,非常有效,所以现在正在四川乃至全国推行,它不光是一个理念,应该是说它代表了未来新的体系。

  刘远立向智慧医疗产业提议:“一些偏僻的地方可以用‘全科医生机器人助手’,它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至少可以把假阳性很快地排除掉。然后逐渐把我们已经认识到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利用机器学习,训练机器来帮助我们做。”他认为,三甲医院门诊就医人数完全可以降低30%,一部分人不必去三甲医院就医,“(人工智能告诉患者)是休息观察,还是进一步做检查,使用国产CT还是核磁。”

  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工智能为预防失智助力

  “中国的老龄化在全世界规模都是最大的,而且我们在打一场遭遇战,完全没有做好准备。”刘远立说。而人工智能,无疑会在迅速发展的老龄化社会中起到重要作用。他认为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大力普及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康复辅助器械。他说:“在欧美国家,老年人的辅助器械有大约4万多种。我们国家目前自己已经研发生产的有8000多种,差距巨大。挑战背后也是机会。”

  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问题。刘远立认为,老年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失能失智。“每一个生命阶段都是由上一个阶段的问题造成的,我想强调的是老年人失智的问题比失能的问题更加严重,一旦失智,必将失能。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老年痴呆的治疗没有任何办法。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提前预测失智或者延缓预防失智的过程,对于我们(应对老年健康问题)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模仿人类的神经功能,也就是脑科学,失智是脑科学所要解决的重大的挑战,随着人工智能、脑科学不断地发展,我希望为(降低)老年痴呆发病的几率,以及提前预防预测(发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手段。”刘远立说。

责任编辑:李永鹏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