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入流感高发期,各地的儿童医院也出现了就诊高峰,这让本就人手不足的儿科医生高负荷工作,很多医生因此病倒累倒,他们原本在守护别人的健康与生命,如今自己的健康也很难保证。
对于江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来说,因为感染脑炎而住院治疗的陈龙,是个特别的病人,因为就在几天前,他们还是并肩战斗的伙伴。
2013年从医学院毕业的陈龙,是连云港市一家县医院的儿科医生,目前在市人民医院接收规范化培训,在这场流感疫情中,他和儿科的同事们接诊量翻了一倍,每天都有近千名患儿等待救治。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培职医师苗大帅称:“门诊量大概在八九百,我们每天就是说病房普通的病号我们要收到二十到三十个病号,ICU的病号我们要收到七八个八九个,有时候一个抢救病号我们要忙四五个小时或五六个小时,忙的时候就是说可能要工作三十多个小时或者四十多个小时都没办法休息。”
儿科医生陈龙
据陈龙的同事回忆,在病倒前,陈龙其实已经头疼了四五天,但因为患儿太多,他一直在带病坚持,就在倒下的前一天,陈龙还连续工作了大概十五六个小时,回到宿舍没有吃饭就睡了,第二天一早又赶回科里查房,到中午就支撑不住了。
苗大帅回忆称:“出现这种频繁的呕吐,大概吐了有十几次。他就出现这种意识不清,然后胡言乱语,没办法跟我正常的对答,自己家人打的电话他都没办法去接,自己也不能站立。当天下午的时候,大概五点钟左右转入ICU,但是晚上情况还不是特别好。”
在ICU接受了两天的治疗,病情趋于稳定的陈龙,目前已经转到普通病房接受后续治疗。
陈龙的病情正在好转,但医院的ICU病房里,另一位儿科医生郭佳丽,却更让同事们挂心。在陈龙倒下前大概五六个小时,值夜班的郭佳丽,在参与67个患儿的救治,并且其中还有3个重症患儿的抢救后,因为脑血管破裂而倒在了患儿床边。
儿科医生郭佳丽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张洪伟:“她是(1月)27日早上发病的,紧急给她查了一个CTA,就发现她脑子里面就是说血管在左侧大脑前大脑中有些狭窄,然后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救治,目前来讲病情还算平稳,然后我们查了几次CT,就是颅内出血没有增多,然后也没有出现积水。”
在记者探访时,郭佳丽出现过短时间的意识清醒,她的主治医师判断,病情暂时稳定,但还不能转出ICU病房。而在医院的儿科里,分担了郭佳丽和陈龙的工作,同事们也没有太多时间来探望他们,因为孩子们的病情不等人。
【新闻观察】中国儿科医生缺口超20万
面对今冬高发的流感疫情,还有很多像郭佳丽和陈龙一样病倒或是带病坚持的儿科医生们,这样的现象背后是全国普遍存在的儿科医生紧缺现状。2017年5月发布的《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仅为10万人左右,而缺口已经超过20万。
尽管有预案,尽管在郭佳丽和陈龙倒下后,医院儿科的退休医生、休产假的医生、外出进修医生,也都在申请回医院顶班,但儿科医生紧缺,在全国似乎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根据2017年5月发布的《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仅为10万人左右,缺口已经超过20万,他们需要面对的,是2.6亿儿童,平均一名医生要服务两千多名儿童。
哑科,这是儿科的别称,因为问诊基本没有效果,医生就只能依靠诊疗经验和检查检验来诊断病情,再加上小儿病情来得急、变得快,每一个患儿身后,又往往站着几个心情焦灼的家长,种种因素累加,儿科医生就成了医患矛盾的重灾区。就在郭佳丽和陈龙倒下的前一天,他们的一位同事,就因为优先抢救一名重病患儿,遭到了一名家长的殴打,右手严重受伤。而这位医生,在2016年身患肺炎时,还一边输液一边坚持问诊。
有人说,儿科或许是唯一一个仅仅因为打针就会遭受医疗暴力的科室,而事实上,因为用药谨慎,尽量避免使用大型器械等因素叠加,儿科往往还是医院中收入最低的科室。就在本周,解决儿科医生紧缺,成了多个省份地方两会上的热议话题,人民日报也刊登文章,呼吁政府、高校、医院、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尽快弥补儿科医疗资源不足的短板。显然,在这场流感疫情中,郭佳丽和陈龙,还有像他们一样病倒或是带病坚持的儿科医生们,正在用自己的健康提醒公众,别真的让“小儿科”倒下了。
近来流感疫情形式严峻,为缓解就诊压力,北京儿童医院甚至都把退了休的医生返聘回来,因为门诊量实在是太大。其实很多医院也都在面临着这种儿科的困境,虽然在二胎全面放开的背景下,2017年的出生人口比2016年少了63万,但是这个数字并不意味着儿科的困境会因此解除。很长的时间里,它都将是各个医院的老大难问题,光强调精神及医德是不够的,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医生愿意成为儿科医生,儿科的困境尽快得以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