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国内 >>  正文

84%受访者对中国制造未来有信心 多数认为价格是优势

发稿时间:2017-12-05 07:3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11月25日,第三届“匠心品质,创见未来”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暨2017中国制造年度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如今,“中国制造”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中国电视机企业制造了世界最薄的电视机;中国制造的洗衣机平稳运行、无噪音,洗涤技术也领先全球;中国冰箱企业独创的瞬间冷冻技术,可以大大节省食物解冻时间……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1%的受访者对“中国制造”的未来有信心。服饰(51.6%)类“中国制造”产品最受欢迎。49.7%的受访者认为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充分制约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化发展。

  81.1%受访者对“中国制造”产品质量给予肯定

  “‘中国制造’产品越来越好了。”北京某高校大四学生张梅之前一直用苹果手机,后来改用了国产手机,“完全不比苹果手机差。无论是软件、屏幕、照相功能还是待机,各方面性能都不错,价格还不贵”。张梅觉得,现在的中国制造产品,尤其是中国制造的生活用品,质量都非常不错。

  “整体来看,‘中国制造’有很多闪光点。比如服装鞋帽,质优价好,童叟无欺。”天津某高校研究生黄亦琬认为,当下值得一提的“中国制造”很多,比如煮蛋器等新兴的小家用电器,以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哪类“中国制造”产品最受欢迎?调查显示,服饰(51.6%)产品位居第一,然后是生活日用品(49.9%)、鞋帽(46.5%)和家用电器(46.2%),其他还有:箱包(33.1%)、食品(26.5%)、玩具文具(24.0%)、建材(22.0%)、汽车(16.1%)和轻奢品(7.9%)。

  调查中,81.1%的受访者表示“中国制造”产品质量好,其中22.2%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好。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贾晋京介绍,近几年来,“中国制造”有很大进步。宏观来看,10年前中国制造业产值为美国的60%,如今已是美国的1.8倍,超过了美日两国总额;微观来看,“中国制造”质量明显向着中高端方向发展,很多领域比如工程领域的高铁,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根据全球海关共同的商品分类标准,国际市场共有5205种商品。2015年,在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商品中,有1810种商品来自中国,数量是第二名德国、第三名美国、第四名日本的总和。而且前十名的国家,除了中国的市场占额不断上升,其他国家都在下降。这说明,‘中国制造’正在迅速占领中高端国际市场”。

  59.8%受访者认为价格优惠是“中国制造”最大优势

  “现在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充满了商机。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制造’在价格和质量上维持了很好的平衡:既不让人觉得贵,质量也过关,甚至带来惊喜。同时创业团队在一定程度上也助力了‘中国制造’的发展,加上政府对于创业的大力支持,我非常看好未来的‘中国制造’。”张梅说。

  黄亦琬认为,“中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基础行业,比如农产品、纺织品和陶瓷等,“我们通过对外出口基础用品,立下了很好的口碑,在国际上获得了质优价廉的评价”。

  “中国制造”有哪些优势?调查显示,价格优惠,吸引力大(59.8%)被认为是最大优势,然后是中国招牌,值得信赖(48.0%)。其他还有:质量过硬,售后无忧(43.5%);设计时尚,实用方便(30.5%);政府助力,创新升级快(23.1%)。

  基于这些优势,84.1%的受访者表示对“中国制造”的未来有信心,其中28.8%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有信心。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贾晋京分析,从需求方面来讲,“中国制造”取得的优势得益于人民需求的飞跃性变化。“中国‘二度城市化’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对电子产品、移动支付等城市化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些都为‘中国制造’发展提供了动力,使其不断向着高科技、更环保、更绿色的方向发展。”从供给方面来讲,则在于当下的创新发展模式。“这个‘创新’是广义的。综合来看,大创新需要生产和消费共同参与。如今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创新体系,整个工业体系也是最完备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国和工业生产国,也促进了‘中国制造’的发展”。

  49.7%受访者认为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充分制约了“中国制造”国际化发展

  “欧美国家在轻奢品上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在汽车品牌上,倾向于选择德产、日产的人不在少数。”张梅认为,一些“中国制造”产品的竞争力不足,表面看是知名度不够,实则是对市场上目标人群的需求调研不充分。

  黄亦琬觉得“中国制造”品牌观念、版权观念和文化内涵都还远远不够,“我们生产的产品虽然多,但不少都是‘代加工’‘代生产’业务,核心技术和品牌都不是自己的。”她举例,国外的某款运动品牌在国内流行后,国内厂商复制出了设计、颜色搭配、宣传方式等几乎与之一样的山寨品牌。“虽然质量不算差, 但这样的‘中国制造’不可能在发达国家打开市场”。

  无论是家用电器、服装鞋帽还是食品,“中国制造”近些年的成果斐然,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制造”仍有上升空间。民调显示,质量水准(59.4%)被认为是最需要提升的,之后是设计理念(45.5%),品牌意识(45.4%)和创新能力(37.8%)等。

  对于“中国制造”在国际化发展上面临的问题,49.7%的受访者认为是核心竞争力不足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充分。其他还有:国际化人才欠缺(48.0%),对全球市场与消费趋势欠缺精准研究(47.7%)和品牌观念不强(43.3%)等。

  “如果将‘中国制造’比作一个运动员,他现在已经有了很强的身体素质,很好的潜能,但要想成为一个世界级领先选手,还需要更加先进的训练和管理。”贾晋京认为,“中国制造”的不足,一方面体现在中国品牌不足,名牌不多。这其实是整合全球价值链的能力不足。其次,“中国制造”需要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在国际上打开市场。“一些国内的专利可以交叉授权,在国际竞争中进行更广泛的合作,以增加国际竞争力。而不是国内品牌间互相压制,这样会削弱‘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会产生一部分厂家不尊重专利申请,一部分厂家特别尊重专利申请,在此花费过多资金的情况。”同时他表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需要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发展。

  受访者中,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34.4%,二线城市的占43.5%,三、四线城市的占17.9%,县城、城镇的占2.6%,农村的占1.5%。

原标题:84%受访者对中国制造未来有信心 多数认为价格是优势
责任编辑:杨青山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