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倩雯与支教班级学生合影。受访者供图
这5年
黄倩雯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在大凉山地区进行支教帮扶,并助推四川大学在甘洛县设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获得感
黄倩雯在支教和扶贫帮扶中收获了圆梦的成就感。现在,她盼望着党的十九大召开,盼望着青年人在新航向中找到自己的路,去追逐理想。
人物名片 黄倩雯
四川大学第17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作为90后,和同学一起,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想法带入当地的扶贫帮扶,搭建起校地智力扶贫桥梁。并登上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联合主办的“圆梦中国人”百姓宣讲台。
黄倩雯身后的屏幕上,滚动显示着照片,一张又一张红扑扑的小脸和小手、渴望的眼神、纯真的笑容、简单的文具……都是黄倩雯从四川大凉山地区捕捉的画面,也是她亲历过的回忆。
9月,黄倩雯带着这些照片和她的故事,登上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联合主办的“圆梦中国人”百姓宣讲台。以四川大学第17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的身份,黄倩雯分享了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伟大梦想之中,收获的幸福与感动,她盼望着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在“中国梦”中追逐自己扶贫济困的理想。
大学生支教 公益项目共资助109个学生
“支教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特别的人生经历,还是无价的人生财富,期间经历的感动、感恩让我更成熟,更懂生命。”黄倩雯从自己的收获开头,回忆起2015年夏天。那时她和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在大凉山地区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帮扶。
黄倩雯所在的支教团,由四川大学的23个90后大学生组成,负责教育帮扶昭觉、美姑和甘洛三个县。“虽然提前做过心理准备,但到了目的地看到眼前的一切,还是忍不住悸动。”她说,一餐只有土豆的午饭,化肥袋子改成的书包,零下五度依然只穿着单衣凉鞋的孩子,这些情景让心底止不住涌出酸楚。
因而,在完成上课的教学任务外,黄倩雯等人主动揽下更多事情。2015年11月,她所带的班级出现大量孩子外出打工而失学的情况,“这些孩子大多是被同乡带进城的。孩子见到从外边打工回来的人,穿得比自己好,吃得也比自己好,便心动了。”
当时,支教团通过公益项目共资助109个学生,黄倩雯和同伴每天挨家挨户上门做家长和孩子的思想工作,说服孩子继续读书,“除了一个小姑娘没回来,其他人都回来了。”每次想起那个小姑娘,黄倩雯都觉得惋惜,“那是我们班上成绩拔尖的学生,特别乖。”
诸如此类的事情,激励着黄倩雯,“失学不仅是教育观念的问题,贫困才是根源。”她深刻认识到,教育不是孤立的,只有让当地人真正在经济上富起来,才能解决教育问题。黄倩雯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支教团成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他们尝试探索扶贫帮扶的办法,迫切希望帮助当地人改变生活状态。
做调研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落户甘洛
计划从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开始实施,黄倩雯带队的90后支教团利用休息时间,开始深入当地农户家庭,调查现状和了解需求。在当地,从学校到县城,或从学校到孩子家里,一百多公里的山路时常要花费八九个小时,黄倩雯笑称:“那段时间,我总是微信运动步数排名榜首的人。”
辛苦换来的,是一份详实的考察报告,还有支教团提出的在凉山支教地建立创客基地的设想。“我们想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很多想法带到当地的扶贫工作中来。”黄倩雯说,一方面通过大学生组建销售团队,搭建川大创客达人与当地农户的沟通平台,将当地的土豆、黑山猪等特色农产品精细化包装后,进行市场销售。另一方面,依托彝族的优秀民族文化,组织艺术设计专业的川大学子到凉山写生,提取特有的文化符号与民俗元素,发掘出更多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
可喜的是,黄倩雯把报告和方案报送给川大校团委后,得到了学校的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2016年6月,四川大学代表师生一起到甘洛县开展了实地考察调研,大学生创客基地与当地政府达成共识,并正式在甘洛县挂牌设立四川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同年10月,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副校长李旭锋率队到了甘洛县开展对口帮扶甘洛县“扶贫日”系列活动,深入考察调研学校对口扶贫情况,并开展帮扶慰问、捐赠与帮扶指导等,川大与甘洛校地智力扶贫的桥梁越来越通达。
吃土豆扶贫 帮助一个乡卖出10万斤核桃
上个月,四川大学的“土豆宴”一度成为舆论热点,学校各校区的食堂开辟了一个“土豆”专属窗口,原味土豆、土豆泥、麻辣土豆、孜然土豆、白味酸菜土豆、干锅土豆……卖的只有土豆,此外还有专门销售新鲜土豆的摊位摆在校内,全校师生每天消耗的土豆超过2吨。
这些土豆正是来自甘洛县,是川大实施精准扶贫的定点项目。黄倩雯也是“吃土豆扶贫”的人之一,“我本来就挺喜欢吃土豆,现在吃起来,感觉味道更好了。”在来自甘洛县的土豆里,她吃到了幸福的味道。
除了土豆,还有更多东西牵引出黄倩雯的幸福感。如今,四川大学-甘洛“青年创客空间”里,四川大学创新创业学生团队结合甘洛县区域特色开展的农产品、刺绣工坊、文化皮雕开发、工业物联网升级服务等双创项目如火如荼。今年8月,一支创业团队建立的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帮助甘洛县则拉乡统一包装销售了10万斤鲜核桃。
“一年的支教生活很短,却足以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收获终身受益的幸福和满足。”黄倩雯觉得,支教一年的时间或许并不能给当地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支教团将一届又一届地无限延续,“凭一口气,点一盏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得益于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政策帮扶,以及对口扶贫的各种激励,90后大学生黄倩雯在支教和扶贫帮扶中收获了圆梦的成就感。现在,她盼望着党的十九大召开,盼望着青年人在新航向中找到自己的路,能够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伟大梦想之中,追逐理想。(记者 李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