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国内 >>  正文

测绘院士刘先林:科研成果不躺文件柜 全得到应用

发稿时间:2017-09-19 21:32: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

  中新网北京9月19日电(吴涛)他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所有的创新成果没有一个躺在文件柜,全部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他前一段时间乘坐高铁二等座、穿一双旧皮鞋聚精会神修改文件的照片曝光后,引发网友点赞意外走红——这就是78岁的测绘专家刘先林。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刘先林。中新网吴涛 摄

  敢于打破国际价格垄断

  1939年出生的刘先林,从事测绘仪器研发55年,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量尺”做到了极致,将中国测绘仪器的水平推进到国际领先地位。

  “打破国外对相关仪器的价格垄断”是不少人对刘先林印象较深的一点。据介绍,1962年,从武汉测绘学院毕业的刘先林,面对国外进口的天价测绘设备和对测绘技术的封锁,立志要打破国外产品在测绘领域的垄断局面,并为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奋斗。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之前,测绘仪器市场属于半垄断性质,国内没有相关品牌,国际品牌好像也达成了某种共识,相关设备价格居高不下,但国内相关部门又要用,只能高价购买,“刘先林脾气很好,但唯一对这点不能容忍,就是国外落后的测绘技术卖到中国,价格还很贵。”

刘先林带领团队研发的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世界先进。中新网吴涛 摄

  上述工作人举例说,2002年,国家某部门采购了一批投影平台,800万一台,刘先林知道以后说“就这个还能卖几百万?”后续就带领大家研发了3DPT立体投影平台,80万一台,国外上述设备立刻就卖不动了。

  刘先林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回忆,“八九十年代,我们生产的设备比国外同类产品便宜8倍。后续我们很多设备技术比国外的好,价格还便宜。”

  不过刘先林还说,“从近几年看,设备仪器价格太低的话,市场反而不认,所以我们有些产品现在和国外价格差不多了。比如,我们现在的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不太多,但是性能要好太多了。”

  据了解,目前,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其后期处理的绝对精度可达5厘米,一公里数据的处理时间只需要5分钟,可以提取多达50种城市地物要素分类,而国外同类产品即便只提取一种地物要素,也需要半个小时。

刘先林爱“动手”。图为刘先林办公室一角。中新网吴涛 摄

  注重实践,办公室堪比车间

  作为测绘人,结合生产搞装备研发是刘先林的原则。刘先林不看重论文、不关注专利,不单纯追求填补行业空白,他所有的创新成果没有一个躺在文件柜,全部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这从刘先林其中一个办公室可见一斑。18日,记者来到刘先林的办公室,就如同到了一个车间,桌子上放着扳手、钢锯等,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工具、仪器零部件。78岁的刘先林神采奕奕,接受记者采访期间,手还不时地摸一下办公桌上的剪刀。

  接近刘先林的中国测绘科学院工作人士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刘先林的动手习惯由来已久,“原来他这一层办公室经常掉闸,只要是掉闸了不用问,肯定是刘先林又在捣鼓什么物件,用电超负荷了。”

工作人员介绍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中新网吴涛 摄

  几十年如一日,刘先林牵头的几个重大项目,从开始到成功每次都历时10年左右,经过上百次的失败、无数次的起起落落。刘先林回忆,1968年,为了解决空中测量程序的一个难点问题,他亲自在机房待了3天3夜。

  1987年,为了推广应用JX-3解析测图仪,他把单板机上面的驱动软件,一个个移植到系统机里面。春节期间,刘先林的助手们回家探亲,他觉得时间不等人,就拉着10岁的儿子帮忙,爷儿俩整个春节期间在实验室连续苦干,一共焊接了几百个焊点。就在这一年,JX-3解析测图仪实现了批量生产,并出口国际市场。

  “既要动脑,也要动手,要做到实实在在的贡献,做有用的科研,把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创新的精神传递给年轻人。”刘先林表示,这既是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感悟,也是自己对大国工匠精神的理解。(完)

原标题:测绘院士刘先林:科研成果不躺文件柜 全得到应用
责任编辑:蒋艳慧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