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入户的条条大道如飘带一样在青山绿水间延伸,拔地而起的栋栋别墅小楼矗立在现代新村,挂满村部墙壁的面面先进奖牌令人目不暇接……蓝天、白云、亭台倒映在北湖水中,相映成趣。
初秋时节,记者一踏上光山县寨河镇杜岗村这片热土,为华丽嬗变的杜岗惊叹:这个不畏艰难的昔日贫困村攻坚克难,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河南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和“全国文明村镇”。
百姓富了,乡村美了,人的精气神足了。杜岗村是如何谱写出精准脱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美丽乡村融合发展的绚丽篇章?又是什么力量让杜岗村有了今天的如此巨变?
答案就是一个:众志攻坚斩穷根,党旗映红奋进路。
今年6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到杜岗村调研时,高度称赞陈宏运是“河南的第二个史来贺”!他认为杜岗村的发展模式,有助于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脱贫攻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今年6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前右二)在信阳市长尚朝阳等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光山杜岗村调研。在听取杜岗村党总支书记陈宏运的汇报后,称赞他是“河南的第二个史来贺”。 黄 铎 摄
上篇:榜样的力量
10年时间建成新型社区,杜岗村实现了农村生活城市化的梦想。好干部、能人是最大的生产力,党员干部是最有影响、最有力的榜样。
杜岗,是地处大别山北麓河南光山县黄土岗上的一个小山村。这个村曾两度出名,一是昔日因穷而名,一是如今因富而名。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只有坚强的领导班子,只有求真务实的党员干部,才能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好干部、能人,就是最大的生产力。
杜岗村有1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现有57名党员。村党总支书记陈宏运担任村干部44年。他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只有党员干部带头苦干,共同奔向小康的梦想才能成真。”
贫困村大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基层党支部领导班子薄弱,组织涣散。1997年,时年46岁的陈宏运担任杜岗村党支部书记。“脱贫致富是责任。只有激发贫困群众自身动力,才能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陈宏运表示,要把打基础、脱贫攻坚作为“头号工程”来抓,让群众早日摆脱贫困,共享发展。他的“第一板斧”就是下大决心续建陶林寺提灌站提质工程,斩除全村致贫的历史病根。从当年开始,村支部每年利用冬修水利的两个月时间,带领群众自带伙食,扛着锄头,拿着铁锨,挑着篮子,推着架子车,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干得热火朝天;用当地石磙做的夯子,由党员带头,每4个人一组,抬夯夯土,在号子和呐喊声中,冬天挥汗如雨,全村水利工地上最多时上了四五百人。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脱贫攻坚工作没有书本答案、没有模仿样本,作为对农村情况最了解、最“接地气”的基层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就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指挥者、组织者,党员也是最有影响、最有力的榜样。今年77岁的老党员谢宏友,当年身强力壮,担任村民组长,曾带着全家5口人齐上阵。
在上世纪80年代的《光山县行政区划图》上,杜岗村的形状就像一把摺扇,以村支部为圆心,通往全村17个村民组的线路恰似根根扇骨。
如今,俯瞰杜岗新模样:一座座崛起的新型社区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500多套别墅式楼房整齐排列,格外亮丽;全村板栗树、杨树等绿叶茂盛,成片的秧田绿意盎然……
党建工作搞好了,党员思想武装好了,党员的先锋作用发挥好了,就像无数个标杆屹立在哪里,群众就有了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参照;支部建设好了,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就像是有了一个强大有力的火车头,带动着各项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带动着全村群众动力十足地奔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
走进杜岗社区,让人耳目一新:110亩的北湖岸柳成行,4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休闲自在,文化活动中心万册藏书免费阅读;社区达到村小学、幼儿园、卫生室、警务室等“十有”建设标准。每天早晚六点,社区小广播定时播放时政新闻和健康歌曲一小时,让村民了解上级政策,给村民送上心灵鸡汤。
什么是政绩?什么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
村啊,村!由农村到社区的质变何其难?杜岗村委会主任熊朝寿说,现在社区居住的村民达18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2%以上。仅此,杜岗村为之奋斗苦干了整整10年。
据《光山县志》载,1981年土地详查时,城乡居民点面积偏大,户均1.052亩,远远超出规划标准。按规划,杜岗村社区用地450亩。整村推进后,17个村民组平整返田就可以补回耕地800多亩。
2007年,杜岗村率先成为河南省脱贫村之后,恰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政策。为此,杜岗村抓住机遇,以“生态优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为标准,由聘请的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县村镇规划办公室等编制出了《光山县寨河镇杜岗村建设规划》,规划时间近期为5年、远期为2011-2020年,结构为“组团式”块状布局,功能分为“一心四区”,即1个公共服务中心和4个生活片区。
如果说规划是大胆地“裁”,那么建设就要细心地“缝”。为了把好事办好,杜岗村委会通过“四议两公开”制定了分批建设方案;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定价、统一抓阄等“五统一”进行建设;为了“一碗水端平”,村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会议,严格规定不允许本村党员干部参与社区建设的任何工程;为了维护群众利益,该村出台招标措施,社区房价不是由开发商说了算,而是由村“两委”统一核算,统一定价,严格控制建筑成本。
万事开头难,难在统一思想。因为只看到规划没看到现实,村民们难以相信;因为公开售房时要求一次性交齐定金后统一抓阄,群众积极性不高;因为不允许在原址上拆旧建新,有的村民借故到村支书家中闹事……2007年开始筹建社区时,村里党员干部成了义务宣传员,第一批建成20栋住宅,村党支部书记陈宏运与5个党员干部带头交齐了定金。
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称。让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熊朝福是贫困户,一家5口人住着两间半土坯房,陈宏运将第一期自己抓阄到的房子让给熊朝福先搬进去住。第二期工程刚开工,就被村民们争相预定。
今年70岁的谢宏芝,当年因为杜岗穷而嫁到外乡,看到杜岗社区建成后,2010年又以本村居民的身份返回娘家买了一套房。如今,像谢宏芝这样“凤返巢”的有十几户。目前,杜岗村社区正在进行第3期工程建设。
扶贫花开幸福来。建设美好家园,让家乡美起来,让生活好起来!富起来的乡亲们纷纷表达了“共建美丽乡村,同绘小康蓝图”的心声,建设美好家园的底气十足。
有好“面子”更有好“里子”,转变思想重在成风化人。杜岗村共有7大姓氏,过去分散在各个自然村,存在着派性、赌博、邻里不和等陈风陋习。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该村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坚持村党支部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制定完善了村财务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治安管理等各项制度。在环境管理方面,社区还配备了4名保洁员、2台清运车,每天清运垃圾20多吨。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千方百计使群众生活更方便一些,使群众表达诉求渠道更畅通一些,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2006年以来,杜岗村每两年组织一次评选“先进党员”“先进工作者”“致富能手”“五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至今已表彰了204人次。
如今,杜岗村习惯成自然的好人好事蔚然成风:红白事集中到村招待所从简置办,每年春节举办返乡务工人员团聚会,18人的文艺表演队定期为群众演出,农闲的晚上群众自发跳起广场舞。那晚,80岁的陈守荣身着红上衣、黑裙子,戴着项链和手镯,与年轻人一样跳起了火辣辣的广场舞,她不无风趣地说:“小康好生活,就该这样活!”
“天上不会掉馅饼。”杜岗人深知,由穷变富来之不易,一切都是干来的——该村村民无不感慨地说,党的好政策要落到地上当当响,就得靠村支部带领群众把汗水砸在地上摔八瓣。不干,什么都没有。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基层党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的战斗堡垒,那么基层党员干部则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对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径,光山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彭东不无感慨地说:“杜岗这个样本,既体现了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便民服务两大功能, 同时也彰显了‘严乡强村育新计划’与脱贫攻坚工作的相互促进,使党建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保障。”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一个支部一盏灯,一名党员一面旗。扶贫在哪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在鲜红党旗的指引下,杜岗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正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铿锵劲歌。
近10年来,杜岗村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坚强堡垒。杜岗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全省‘五个好’党支部”“省级生态村”等30多项全国、省、市级荣誉称号,成为贫困地区农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一面先进旗帜。
一声声发自肺腑的称赞,一张张喜上眉梢的笑脸,一腔腔干事创业的激情和追赶超越的魄力,是杜岗村最好的回答。
下篇:苦干的结果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不干什么也没有。杜岗村8年治水、5年修路、10年整村推进,展示了新时期脱贫致富的鲜活样本。
杜岗过去为何而穷?穷在缺水短粮,全村人最多时年吃返销粮24万公斤;穷在不通公路,全村穷“光棍”单身汉最多时有60多人;穷在封闭难挣钱,村民弃田外出打工最多时占全村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杜岗今天为何而富?一切都是因为众志攻坚斩穷根,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依靠苦干实干得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地指出:“贫困地区的发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志气、没信心的安于现状的思想,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习近平还强调:“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团结奋进,奔向小康”这八个大字镶嵌在杜岗村部大门两旁,十分耀眼,格外引人注目。
陈宏运说,2004年修建村部大门时,把这句话用水泥特别硬化凸显出来。这既是他当年在全村党员大会上的讲话主题,更是想让村民们明白实现小康生活、需要团结奋斗的道理。
用水难、行路难、住房难等是杜岗村当时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瞄准治水、修路、建房这些重点方向,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破除制约发展短板势在必行。杜岗村就是从治水开始,齐心协力地敲响了脱贫攻坚的“第一锣”“第一鼓”“第一棒”。
从1990年起,杜岗村用了20多年时间,矢志不移地带领党员群众,8年治水实现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梦想;5年修路实现了进出村泥土不沾脚的梦想;10年整村推进实现了社区管理现代化的梦想。
位于杜岗社区东北角的污水处理厂,建于2015年,日均处理污水280吨。经过污水处理的水源排放到大堰里,形成农田自流灌溉。
这座农村十分少见的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引发了不少外地前来杜岗村调研、参观人员的点赞。
水啊,水!眼前的现实曾是杜岗村民世世代代多少人的梦想。说起农田水利,陈宏运最有发言权。他说:“过去,我们靠天吃饭,什么也干不成。”从靠天等雨,到引水灌溉,再到污水利用,梦想变为现实谈何容易?
光山县境内土壤有黄棕壤、水稻土、潮土三大类,9个亚类。其中黄竭土亚类的腐殖层较薄,马肝层较薄,以黄胶土面积为最大,特征为耕性差,养分流失严重。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土地贫瘠啊!
杜岗村就坐落在这块不结浆果的黄土地上,全村4000多亩耕地,自然地貌形成“两岗夹一畈”,其中“两岗”面积占70%以上。1956年开始兴建的陈兴寨水库水利枢纽,尽管库容达800万立方米,距杜岗仅有3公里,但因杜岗村的相对海拔高于陈兴寨水库近10米,却无法实现自流灌溉,“卡脖子旱”成了杜岗村历史上的一大难题。
相邻水库长期缺水,杜岗村拥有稻田却只能种植板栗树,村里的劳动力富裕却“老水牛掉到水井里——有劲使不出。”这是当时杜岗村的真实写照。
1976年,杜岗村因为大旱,全村粮食几乎绝收,当年全村1700多人,共吃国家返销粮24万公斤。本该为国家做贡献多打粮,却产不出粮食需要国家照顾,既让杜岗人心里愧疚,又让全村人心里窝着一口气。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现任杜岗村党总支书记陈宏运记忆犹新。为了与旱魔抗争,该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修建陶林寺提灌站,直到上世纪90年代、历任5任村支书也没有解决水的问题。1992年因大旱歉收,村民在“走进新时代”的歌声中纷纷南下打工,仅熊岗村民组的30户、160人,外出打工的就占村民组人口的四分之三。无奈之下,村支部带领村民在耕地上栽下2万多棵板栗树。板栗至今仍是杜岗村集体收入的来源之一。
花开花落,日月更替。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经过3年的苦干,杜岗村硬是将提灌站350米渠首底部由6米加宽到12米,完成土方近10万立方米。又经过4次投资投劳,完成了1000米毛渠水泥硬化。
1998年,杜岗村争取到“以工代赈”项目资金8万元。为了将提灌站建成永久性工程,该村将砖混结构的提灌站砌成“三七”墩、“二四”基、“一二”墙,采用钢筋水泥稳固,赢得了省里工程验收人员的啧啧称赞。新建的提灌站扬程达19.5米,可以灌溉全村70%以上的农田。
2001年,豫南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大旱灾,杜岗村以陶林寺提灌站为基础,从陈兴寨水库到地势最高的胡湾达到5级提灌,直接把水输送到农田。那一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信阳实地察看灾情,杜岗村在大旱之年却实现了全面丰收,村民们憋了几代人的窝囊气长长呼吁出来。
干群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尝到了兴修水利的甜头,村民们有了更大的劲头。在杜岗全村党员大会上,陈宏运提出“集中时间,集中劳力,集中地点,集中资金,年度为战”的“四集中一年度”方案,迅速得到全村党员和群众的积极响应。
说了算,定了干。杜岗村每年由全村各家各户筹资,集中在3-5个村民组修大塘、打机井。全村干部群众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又用了5年时间,新修40口万方大塘;借助国家电力农网改造,打出了10眼机井,从根本上解决了全村17个村民组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形成地下水、地表水、天上水的综合利用,实现了旱涝保收的梦想。村民们高兴地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2007年,杜岗村一跃跻身全省表彰的第一批40个脱贫村行列,被授予“河南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称号;村党支部书记陈宏运作为信阳市的唯一代表,在全省脱贫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然而,很难让人相信,杜岗村尽管离312国道只有2500米,但却没有一条出村的公路。
“文钱憋死英雄汉”的滋味,杜岗人几乎都尝到过。陈宏运更是有切肤之痛,在其母亲1970年去世时,全家6口人,4个兄弟姊妹尚小,家里根本拿不出钱买一副棺材,连给母亲送葬都为难。后来,还是村支部解决了35公斤救济粮、10元钱救济款,才将母亲安葬下去。
村民们更是为钱发愁。因为没钱修路,本村小伙娶不到外地媳妇;本村姑娘却纷纷远嫁他乡;因为没钱供学,全村年轻人早早弃学外出务工;因为没钱作资本,村里没有一项像样的产业。
常言道,困难困难,困在家里才难;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1992年因一场大旱被逼无奈,穷怕了的杜岗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南下北上闯天下,当年外出人口400多人,竟占全村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路啊,路!杜岗村距县城20公里、距寨河镇政府7公里,1970年修建的一条土路,成为全村交通的“大动脉”,一直到1998年才修通了一条2.1公里的砂石路,阴雨天在本村境内行走还得穿靴子。
说到道路交通问题,有个故事杜岗村民至今没有忘记:当年本村一位村干部的女儿,经媒人介绍与一位部队转业干部相亲,这在全村是件很荣耀的事儿。可是,那位转业干部从县城骑自行车到杜岗村相亲时,却因雨后道路泥泞,自行车进不了村,结果人家掉头走了……这件事让全村人的心里蒙上一道辛酸的阴影。
要想富,先修路,成为杜岗村民们的热切期盼。按照群众意愿,经村委会提议,村民代表通过,由村支部出面联系本村外出务工人员“化缘”修路。
那时候,杜岗全村没有1部手机,村干部也没有BP机。当时的村支书陈宏运,只能用自家的1部固定电话与外联系,然后带着村干部到本村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珠海、郑州等地,从100元到1000元不等,2003年连续两年筹款9万多元,修筑6公里砂石路,全村出行主干道从此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的历史。
在2005年实施“村村通”公路项目建设时,分配杜岗村的项目是1.57公里,与原有的县级水泥路连接处相差30米。如果这30米不修,就成了断头路;如果铺修,又没有钱。怎么办?为了抢工期,村干部集体商议,从每个人的当年误工补贴中凑够几千元,将两条相交的“丁”字形水泥路无缝链接在一起,从此可以出行畅通不断路。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杜岗村在外地务工的人员听说村干部自己掏钱要修这30米水泥路,纷纷表示要为村里建设献计出力。目前,该村在外务工的700多人每年带回几千万元的收入,其中资产超亿元的有2户,1000万以上资产的有6户,100万以上资产的有58户,杜岗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董益春兄弟俩是杜岗村最早一批外出创业的成功人士,他们投资1200多万元,在村里兴建了招待所、幼儿园、水库等公益设施。
“魂”有所寄,才能“精神变物质”。据光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邵永峰介绍, 县里开展扶志立信,激发了群众决战贫困的斗志。杜岗村针对农村农民的实际,挖掘、收集、整理了一批家训和族规,修订和完善了一批村规民约, 充分展现了村民百姓的精气神, 让人看了有心气,听着有信心。
人心齐、泰山移,杜岗村党支部在村民心目中成了“主心骨”。2006年10月,杜岗率先成立了扶贫互助社,是当时河南省第一批20个扶贫互助社之一。他们坚持以不出村、不吸储、不分红的原则,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以村民自愿交纳的互助金为依托,以社会捐赠资金为补充,建立了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的生产发展资金,不断提高贫困户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该互助社现有社员51户,互助资金59.31万元。
“用大家的钱富大家。”在杜岗村“两委”的带领下,先后建立了6家合作社,通过股权把分散的资源、资金、人力整合起来,发展苗木花卉、特色蔬菜、高效农业和规模养殖等产业,走出一条“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带领全村95户贫困户、365人率先致富。统计显示,2016年杜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
变化中的杜岗仍然在变化,奋斗中的杜岗依然在奋斗。近5年来,杜岗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没有传销和邪教活动;新发展党员12名,全村在外务工党员20多名。村党总支书记陈宏运满怀信心地说,今年秋季,村小学开办了6年级教学班,填补了杜岗村教育史上的空白。
新时期、新常态,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杜岗村的认识很明确,项目建设是最大的“引擎”,只有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只有高定位、高质量的招商引资,才能实现美丽乡村的跨越发展。
眼下,杜岗村立足当地的气候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大力发展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正在筹建百花园、百果园、百草园等“三百园”开展乡村游,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群众笑在产业里,富在家门口。
“杜岗村这些骄人的成绩从何而来?”光山县委书记刘勇的话掷地有声:“抓好党建是一切成绩的根本。从杜岗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可以看出,在鲜红党旗的指引下,在农村改革发展的主战场,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
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战场上,杜岗村以一种看似平常但又独特的方式,展示了新时期扶贫开发、致富奔小康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