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专项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
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新营子镇黑城村党支部书记王建设违规向村民收取水泵费7000元,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武川县哈乐镇圪料坝村党支部原书记张文耀利用职务之便,以虚报村民退耕亩数、虚报小麦良种补贴面积、虚报种植业保险等方式,骗取补贴款3.48万余元,并将其中8863元用于个人花销,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鸿毛’虽轻,但是连着‘血肉’,‘雁过拔毛’拔的是群众利益,伤的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危害的是党的执政之基,务必重拳整治。”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徐国铭表示。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纪委开展了“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运用多种监督手段,查处了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上述案例就是其中两起。
群众身边的腐败,群众看得最真切,感触也最深,发动群众参与监督是整治的关键。
该市要求各旗(县、区)和市直相关责任单位对各项资金使用,项目的分配、拨付、管理以及农村集体“三资”、村级财务大清查情况进行分级分类公示;市纪委增设“雁过拔毛”整治投诉举报电话,并开通微信群;和林县纪委组成宣讲团深入8个乡镇、15个相关部门就“雁过拔毛”式腐败的表现、成因、预防和查处进行宣讲……一系列组合拳,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决心,也明白了整治的重点对象、重点问题。
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接到群众举报电话500余个,转为问题线索146件,谈话函询8件,初核41件,立案1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4人。
在此基础上,市级专门组织核查组开展惠民政策资金落实轨迹跟踪专项行动,核查组从各项目拨付源头到资金末梢进行“顺藤摸瓜”式的全程追踪核查,对每一笔经费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审核把关,及时发现问题。
核查工作中,大数据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已借助大数据手段比对领取低保人员各类信息2554条,发现不符合领取资格线索376件次,这些人员涉及车辆、房产以及在押等多种情形,下一步工作重点就是深挖背后的腐败问题。”市纪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通过大数据手段分析研判、调查核实各类信息3000余条,转为问题线索476件。
与此同时,在整治行动中,该市还强调联合联动联治。市纪委协调公安、审计成立3个专项核查组,分赴有关旗(县、区)开展工作,直查快办,快查快结有关问题线索。构建线索共享机制,对巡察办、信访室发现或受理的问题统筹筛选甄别,对符合“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类型的,统一由市纪委集中办理处置。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共立案查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线索93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30人,移送司法机关10人,追缴资金54万余元,全市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典型案例77起。(王保平 刘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