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7月5日电题:陕西渭南:“一卡通”破解农村补贴资金发放和融资难题
新华社记者 石志勇、刘潇
陕西渭南市大荔县许庄镇义井村村民蒋双平在村口开了一家杂货店。店里除了琳琅满目的各类日用商品,还有一台刷卡用的“POS”机。这台“POS”机是当地信用社专门设立的,以方便村民领取“财政惠民补贴卡”内的资金。“乡亲们拿着发放补贴的银行卡到我这里来刷卡,就能拿到补贴的钱,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到镇上的信用社去取了,大家都夸这个办法好。”蒋双平说。
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惠民补贴项目不断增多,但补贴资金多部门管理、多渠道发放,也给群众带来诸多不便,“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2013年9月起,渭南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改革,按照“指标统一下、补贴一户管、资金一卡发、服务一站办”模式,将分散于各部门的补贴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发放。群众只需一张卡,就能领到属于自己的各项惠民补贴。
为方便群众支取自己的补贴资金,渭南市还实现了金融机构助农取款设备在所有乡镇的全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领到钱。
“老乡贷款,愁眉不展。”流传在当地民间的一句顺口溜,生动地反映出农民贷款的不易。作为陕西农业大市,渭南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大粮仓”,但资金短板一直是困扰当地农村和农业发展的瓶颈。
为破解这一难题,2014年初,渭南市在实施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支付的基础上,开展了“一卡通”担保贷款。在这张“惠民卡”上,原先分散于各部门各自发放的41项生产和生活性补贴被全部纳入,农民可以“惠民卡”内的补贴资金为担保,向信用合作社或邮储银行申请5万元以内的小额贷款,用于开展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和商贸流通等生产经营活动。
“一卡通”担保贷款实施过程中,取得了“金融机构放心、农民方便”的双赢效果。
“以前涉农贷款门槛高,即使有联保,如果客户跑了也会出现坏账。现在用‘一卡通’作担保,风险大大降低了。”渭南市大荔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汉村信用社主任郭强说,“我们收到‘一卡通’贷款申请后,首先会确认申请者是不是辖区内的村民,之后会根据之前建立的家庭档案及入户了解到的情况综合起来进行核查,随后确定可以贷款的额度。一般申请后3日内就会给申请者回复,审核通过后5日内就会放款。”
渭南市大荔县许庄镇西渠头村村民杨小刚父母年事已高,自己腿部有疾,儿子正在读大学,一家人靠4亩柿子地勉强维持生活。今年5月初,杨小刚通过“一卡通”担保贷款5万元。“今年村里要办一个新型砖厂,鼓励贫困户投资,投资赚了是我们的,赔了由砖厂两位主要投资人负责。我也想着投一点,就用‘一卡通’贷了款,整个流程下来一点都不麻烦。由于我家庭困难,政府还给了贴息补助。”杨小刚说。
截至2017年5月,渭南市共制发补贴卡147万张,累计通过“一卡通”发放补贴86亿元,投放“一卡通”担保贷款25.7亿元。在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见庄村,先后有140户群众用“一卡通”担保贷款300多万元用于发展葡萄产业。目前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达1780亩,亩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