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媒体:在中国,到底多少算高收入

发稿时间:2016-10-26 07:06:33 来源: 新京报 中国青年网

  一清二白

  民众之所以对12万元比较敏感,关键在于,由于缺乏对中等收入、高收入标准清晰的界定,而令大量中产担心一不小心就“被高收入”了。

  这两天来自财政和税务系统的专家,对“12万元即是高收入”进行了“辟谣”,而且声称从来没有所谓中产或者高收入标准的界定。

  缺乏中、高收入清晰界定

  但是,事件之所以引发强烈的舆论关注,也恰恰在于,由于缺乏对中等收入、高收入标准清晰的界定,而令大量中产担心一不小心就“被高收入”了。中产阶层的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即便没有正式的官方高收入标准线,民众也认为存在事实上的高收入标准线,而且,这个隐形存在的高收入标准线会与诸多政策直接相关。

  12万元之所以会被误认为高收入的分界线,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来自国家税务总局要求的个税申报。在2006年出台的《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中,国家税务总局规定自行申报的标准是12万元。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中再次提出,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是加强高收入者征管的重要举措。

  很多人会问,既然个税申报是为了加强高收入者征管,如果12万元不是高收入,还要大家申报干什么,这不是浪费民众时间、浪费行政资源吗?税务部门直接要求目标中的高收入人群申报岂不是更加直接。

  对此产生误解的不只是媒体和一般的民众,也包括一些学者专家。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2013年发表在媒体的一篇文章,也建议将中等收入标准界定在年收入6万-12万元。(相当于近10000美元-18000美元)。

  税制设计和12万元息息相关

  与国家税务局的“12万”相呼应的,则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为例,国家统计局按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4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8483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4518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2415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6389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扣除了个税、五险一金等之后的个人纯收入。国家统计局以户为统计口径,那么,相当于一个三口之家年可支配性总收入达到16.8万元左右,就是高收入家庭的平均水准了。减掉一个没有收入的孩子,那么,夫妻二人每人的可支配性收入应该在8.4万左右,按照税率计算器,在北京的话对应的税前收入大概是每月9000元。这差不多就是税前年收入12万元了。

  这个数据也就和目前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对应了起来。2011年个税调整之后,个税起征点提高到了3500元,并实行7级累进税制。我们可以看到,第二档税率是10%,上限是4500元,加上各类社会保险扣除,根据有关方面的计算,对应的税前总收入在9800元左右(参见下表)。这样第二档税率的最高点也差不多设定为年收入12万元了。很显然,在2011年的个税改革中,12万元成为了第二档和第三档个税税率的分界点。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而过了12万元这个分界线,个税税率从10%,一下加倍上升到20%。如果考虑到,个人稿费以及彩票中奖等意外所得都是按照20%的税率缴纳个税,20%税率一般就被公众理解为对高收入者的征税税率。除非,有关部门告诉大家,20%的税率并不高,中产或者中等收入群体就该按照这一税率交税。

  不管有关部门是否愿意承认“12万元”,但我们国家的统计结果和税制设计都和12万元有着或明或暗的关系,这可以说是一个实际上的收入标准线。

  对中等收入界定范围太窄

  民众之所以对12万元比较敏感,关键还是在于,我们对中等收入界定范围太窄,界定得太细。比如,第三档税率对应的税前收入在9800-14300元之间,月收入超过14300元就进入了第四档,按照25%的累进税率征税。有关研究也表明,2011年个税改革前后的税负相等点为40300元/月,即第四档的上限。也就是说,在低于40300元/月时税负略有降低,高于此数之后,税负有所加重。个税改革对低收入人群减税相当明显,而20000元/月以上的收入群体,就没有什么太多感觉。在诸多改革中,主要依靠工资收入的中等收入群体获得感并不强,反而在各种国民平均数中,屡屡被当做了高收入群体。

  □于德清(媒体人)

原标题:在中国,到底多少算高收入
责任编辑:青山
返回首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