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媒体融合发展为文艺评论提供新的可能

发稿时间:2016-08-02 12:45:00 来源: 中国艺术报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新时期的网络传媒中,‘围观’即是表态,‘跟帖’就是立场,‘转帖’体现目的,这些生动体现新媒体意义的群体行动生产了新的艺术评论力量,这都是传统媒体时代不可想象的新图景、新变革。”在辽宁省文联、营口市文联日前举办的“媒介融合与文艺评论发展趋向”学术研讨会上,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李林如是说。

  李林描述的景观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认同。在新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中,信息的“去中心化”使得媒体竞争更加激烈。许多传统媒体不再自得于向网络媒体和新媒体免费提供内容,而是在技术门槛可及的范围内,逐渐架构起立体多元的内容传播平台。媒介加快融合,“微”传播和“微”评论早已不再是新鲜事儿。

  记者了解到,《北京青年报》早在2009年就整合“天天副刊”和“读家酷评”设立“北青艺评”,而后建立“北青艺评”公众号,其他媒体也很快跟上,出现了《人民日报》的“文艺”、《北京日报》的“古都热风广场”等。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社会各个层面都对文艺评论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和支持。2015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创刊;前不久,湖北《长江文艺评论》创刊;包括像中央电视台这样的电视媒体,也在其二套节目《文化正午》中加强了文艺评论的功能。评论,正越发成为媒体竞争的重要手段。

  传统报刊、网络和微端传播的媒介融合,逐渐架构起一种立体多元的媒介景观,也使得文艺评论的样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近些年,网络匿名评论者“押沙龙1966”、“北小京”颇为活跃;2015年,在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竞演期间,一个叫“青评点梅花”的微信公众号因其观点犀利、语言鲜活的系列评戏文章也备受瞩目。文艺评论呈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比如话题性强,更有锐气;反应快捷,情绪饱满;门槛较低,更接地气。与此同时,诸如非理性、情绪化和缺乏厚度与情怀的弊病等也引起了较大的争议。

  “文艺不管以什么方式存在,都不会改变它的本质。即使在新媒介中,评论大多还是趋同于普遍共识的探究生命、认识世界的标准。文艺评论的随意性、碎片化,缺乏理性,文字粗糙,片面、单一、肤浅,在新媒介发展过程中,会一直贯穿,但它为文艺评论家重新认识当下的文艺评论提供了新的可能。”沈阳市文联创评部主任李晓慧说。

  这种“新的可能”实际上已经初显端倪。今年5月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上,不少评论者就指出,适应新形势的称职评论者,在观念、素养和话语方式上应该有新的储备和拓展,知道为什么写、为谁写。一段时间以来,文艺评论中自说自话的“圈子评论”备受诟病,而过于推崇学理性的“学院评论”也因不够接地气而引起争议。辽宁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马琳认为,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和拥抱新媒体,应该是文艺评论获得良好传播力与影响力的切实路径。

  “当前网络发展迅猛,海量艺术作品出现,各种利益驱动、全民表达迸发、传统媒体竞争等都给新媒体时代的文艺批评带来一定的挑战,只有找到合适的理论支点、保持适当的距离、打造良好的评论平台,才能真正产生独立客观、有质量、有影响的评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说。辽宁省作协副主席金芳认为,文艺评论家要自觉融入新媒体,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语言体系,用新媒体受众能听想听爱听的话和他们交流,从而建立与新媒体相适应的网络文艺评论体系。近年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不断推出新举措,从创刊《中国文艺评论》到为文艺评论家提供开展独立评论的支持,在“保持适当的距离、打造良好的评论平台”方面显出了成效。在推出“辽宁文艺微评论”的实践探索中,参与实际操作的编辑苏妮娜也谈到了自己的体会。她说,从编辑具体操作层面上来看,长期的、重点的文化现象和近期的、焦点文化事件,这两种话题都需要牢牢抓住,并适度结合。加强信息甄别,提炼合适话题,认识和摸索新的文体特征,都是媒介编辑应该强化的观念和能力。

  黑龙江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林超然认为,在媒介融合环境中,文艺评论者应该把握好“变”“不变”与“转变”的关系。求“变”是要立足生存、谋求发展;“不变”是要有坚守,要守住核心价值观,守住评论者的文化身份、职业精神和本土立场;“转变”则是要选择路径、与时俱进。剧作家孙浩则认为,文艺评论对创作实践的指导性功能决定了它必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原标题:媒体融合发展为文艺评论提供新的可能
责任编辑:杨晓霖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