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探访“学习大军”背后的故事:工作、志愿两肩挑

发稿时间:2016-07-19 15:21:01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图为“学习大军”每周例会现场。 叶茂 摄

  中新网宁德7月18日电 (吕巧琴 叶茂)当前,在互联网平台上,“学习小组”、“学习大国”、“学习经典”、“学习大军”、“学习路上”、“学习进行时”等微信公众号及专栏,正引领着一股“学习”劲流。其中,“学习大军”因其独特清新文风,引起网民广泛关注和正面评价,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学习大军”是由福建宁德市一群平均年龄30岁的“草根”志愿者自发成立,他们每天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轨迹,挖掘习近平见诸媒体的报道,撰写评论和故事,整理其用典、妙语,创作古诗词和书法作品,通过微博、微信等微平台传播习近平思想方略。“学习”是他们在工作之余自发做的事。

  两年多来,“学习大军”共发表学习评论、学习故事1230篇,共计130万余字,单篇文章最高阅读量超过百万,覆盖阅读人次过亿;并撰写《摆脱贫困》评论文章95篇近10万字,汇编成集;创作感悟习近平思想方略的古诗词、书法作品650首(幅);发布学习用典、学习妙语900篇,在网上掀起一股“学习”热潮。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学习大军”,探访其背后的故事。

  全国首个学“习”微信公众号 “粉丝”达22万

  “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我在地委办公室工作,他非常平易近人、有亲和力、有智慧,对我们下面干部都很好。”回忆起与习近平总书记一同在宁德工作时的日子,“学习大军”负责人老阙如是对中新网记者说。

  怀着一份情,以及对习总书记的敬佩,老阙想着让更多的人来学习习总书记以及其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所蕴含的智慧与知识。于是,2014年1月7日,老阙和另一名志愿者组织成立“学习大军”,在全国注册第一个学“习”微信公众号和微博。

  老阙解释称,“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习习总书记的为人处事、胸怀风范与思想方略;“大军”,就是动员亿万群众学习、宣传、践行习近平思想方略。

  老阙仍然记得,他们的第一篇评论文章是《领袖从哪里来》。之后的每天,他和志愿者即时研读关于习总书记的新闻,立足草根,运用鲜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撰写评论文章,署名“学习大军”上网发表,清新文风逐步受到广大网友关注。

  随着“学习大军”的成长和发展,微信、微博平台从每天只发布一篇文章到多栏目发布,相继开设了11个学习栏目,微信微博“粉丝”数达22万;志愿者队伍也增加到50人,包括干部、公安干警、教师、医生、大学生志愿者、古诗词专家等。

  八旬志愿者:只要手能写 就会坚持

  在这群志愿者中,有正青春的“90”后,也有不服老的八旬翁。工作之余,他们每天会自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撰写文章,创作古诗词,将其当作一份事业。

  当记者走进“学习大军”时,老阙正和15名志愿者在一间10平米的办公室内召开例会,总结点评一周文章,指导志愿者写作,并鼓励他们进行“头脑风暴”,互评文章,互学互鉴。1小时余的例会,不管是肯定,还是指正,气氛始终活跃、和睦。

  宁德市学雷锋志愿者协会的“90”后小朱,2015年底在协会同事的推荐下,抱着好奇、新鲜感的态度,加入了“学习大军”。虽然加入时间不长,但因文笔出众、进步快,如今已是评论文章队伍的一名“主力军”。

  “‘学习大军’就像是家庭。”小朱称,老阙定期开设讲座,解读习总书记《摆脱贫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著作,教授写作方法和技巧;加上志愿者间的互帮互助,是她写作水平提升的关键,原先写一篇评论要花两天,现在只要3-4小时。

  除此之外,老阙每晚都会阅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的重要活动、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拟定时评框架、提纲,发给相关撰写人,确保大方向不“跑调”,次日再进行审核、修改;内部开展系列评比,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慢慢地更加了解、认识总书记,思想、认识上也有很大的帮助。”小朱称,从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她,现在每晚都会关注新闻联播,了解时事动态;很有成就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学习大军”。

  八旬志愿者老吴,大家都称呼他“吴老师”。老吴虽然年迈,却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平常负责创作感悟习近平思想方略的古诗词。截至目前,他已创作近200首古诗词。“只要我的手还能写,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老吴说。

  “草根班子”铸就“学习明星”

  虽然志愿者出自“草根”,内容和影响却不含糊,中宣部党建网、中国文明网、中国青年网、腾讯、今日头条等众多知名网媒开设了“学习大军”专栏。中国青年网自2014年9月开设专栏至今,累计阅读量7000多万人次;今日头条自2015年1月开设专栏以来,累计阅读量超过3000万人次。

  据介绍,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2014年4月19日专门到宁德专题调研“学习大军”;中央网信办精选“学习大军”102篇文章共计16余万字,编辑成学习微丛书之一;中宣部学习出版社决定与“学习大军”长期合作,出版“学习大军”系列作品集……“学习大军”已成为全国学习宣传习近平治国理政方略的一个鲜活品牌。

  “学习大军”并不“满足”于此。2015年6月27日,为更好地在网络空间传递正能量,志愿者们又开通了全国首个民间学“习”主题网站——学习大军网,设置了“学习大军”原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国家、地方新闻,综合学“习”等四大版块38个栏目,月最高浏览量达700多万人次。

  老阙称,将把评论文章写得更好,动员更多的人来学习总书记;建设好网站平台,既讲主旋律,又体现知识性、特色性,并拓展“学习大军”海外宣传点。(完)

原标题:探访“学习大军”背后的故事:工作、志愿两肩挑
责任编辑:周学磊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