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兵团二师工作组住村100天: 为了386个维吾尔族同胞

发稿时间:2016-06-12 10:05:37 来源: 人民网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6月7日清晨,新疆且末,漫天的浮尘将天空染成了土黄色,能见度不足十米,兵团二师住且末县奥依亚依拉克镇苏塘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工作组住村干部阿不都?胡大伯提等人在清真寺执勤后,由于能见度太低被困……

  距离库尔勒市800公里的且末县位于东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是中国面积第二大县,其中山地面积占44.42%,沙漠面积占38.37%,山前倾斜平原面积占17.21%。奥依亚依拉克镇苏塘村位于且末西部,距且末县城150公里,村民全部为维吾尔族,是自治州的贫困村。2016年2月27日,第二师住且末县奥依亚依拉克镇苏塘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第三批工作组一行7人,在组长段永保的带领下,带着对加快二师向南发展、推动兵地融合发展、全力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深入思考和坚定决心奔赴苏塘村。如今,100天过去了,让我们跟随工作组的脚步,倾听386个维吾尔族同胞的心声……

  “我也要去打工”

  “我们牧民每天来打工,工作组就给我们发馕、水和鸡蛋,我也要去打工,还可以挣120元工资,比在家里放羊挣的钱还多。”牧民图尔迪?买买提领取第二师住且末县奥依亚依拉克镇苏塘村“访惠聚”工作组“一个馕、一瓶水、一个鸡蛋”“爱心餐”时高兴地说道。

  如何充分发挥兵团“示范区”帮带作用,实现且末县奥依亚依拉克镇苏塘村整村脱贫和兵地融合发展,让工作组段永保等人费尽了心血。为摸清五村交错杂居的苏塘村贫困户底数,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组先后两次对奥依亚依拉克镇居民点432户进行逐家逐户走访,有时一天连续工作15个小时,工作组成员累得连腿都抬不起来。为确保入户走访无遗漏,工作组绘制了居民区规划图,走访中分门别类标注出五村交错杂居的苏塘村村民,逐一注明脱贫户、贫困户。截至目前,苏塘村107户、386人已全部走访到位,贫困家庭经济状况、收入来源、健康状况、贫困学生情况、畜牧养殖情况、脱贫思路等都一一做了详细登记和整理。

  走访中,工作组得知牧民迁到苏塘村后,由于牧民不会干活也没有活干,没有完全适应山下生活,闲散人员较多,有的牧民因无事干又返回了山上,牧民的思想也不稳定。通过深入调研,段永保等人发现与苏塘村一路相隔的38团务工人员一直紧缺,38团职工大多不懂维语,而奥镇牧民大部分是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导致了苏塘村牧民想外出打工,因无法交流找不到务工处,团场群众也无法联系牧民。针对这一状况,工作组段永保等人研究制定了精准扶贫方案,明确提出把劳务输出作为精准脱贫的主要抓手,由工作组牵线搭桥,让奥镇牧民和职工群众优势互补、携手互助,共同脱贫致富。按照每户贫困家庭出一名劳动力每年在38团打工6个月、每人每天120元劳务费计算,一个贫困家庭的打工收入就是2.16万元,按照户均3.55人计算,人均收入6000多元,仅此一项就可确保脱贫成功。更重要的是通过去38团务工,可使农牧民学习掌握了先进的农业种植、果树栽培、田间管理等实用技术和技能,为今后奥镇农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月8日起,经二师党委书记、政委黄金忠同志亲批20万元启动资金,工作组在宿舍楼下正式搭建了“住村工作组兵地共建劳务输出平台”,同步启动了“一个馕、一瓶水”工程,每天早上七半点至九点,组织奥镇5个村农牧民去38团务工,对用工单位(承包户)及劳务工进行详细登记,并安排懂技术、懂双语干部到田间地头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劳资纠纷。对每一个和用工单位达成劳务意向的牧民免费赠送午餐—“一个馕、一瓶水、一个鸡蛋”。

  “用好小资金,撬动大项目;围绕小命题,做出大文章”。这一措施不仅确保“精准扶贫”劳务输出准确到位,而且大大提高了奥镇村民外出务工劳务的积极性。现在,每天早上7点半之前,都会有50-60位村民集中在工作组宿舍楼下外出务工,用工高峰时达到100多人,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劳务输出市场。“截止5月31日,已累计完成劳务输出3675人次,按照每人每天120元计算,已实现劳务收入44.1万元,保守估计全年通过劳务输出增收有望超过150万元。”工作组组长段永保介绍说。

原标题:兵团二师工作组住村100天: 为了386个维吾尔族同胞
责任编辑:hn_新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