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让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开花”

发稿时间:2016-04-21 07:48:45 来源: 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以前我们总觉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科研活动的‘副产品’,希望通过专项行动的实施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变成科研人员的主动行为。”近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将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行动”,内容涵盖项目选择、资金支持、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政策环境和文化氛围建设等多个方面。此前,国务院也印发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提出要促进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技术转移,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营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良好环境。这一系列的举措说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正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客观来看,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成果闲置浪费情况比较严重,转化为生产力的总量还不高,一些科技创新成果要么锁在抽屉里,要么走的仍是一条十分尴尬的套路,即作品——奖品——废品。在有的人眼里,科研成了“自娱自乐”的活动,科技创新成果在权威杂志上发表了,由相关部门鉴定通过并且获奖了,随之有望的是职称晋升、科研经费下拨、重点学科确立,至于成果能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反而不受重视。

  毋庸讳言,科技创新成果难“落地”,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企业通常是主动跑到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争取拿到最新的科研成果。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国家有较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中介市场,还因为国外的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十分注意研究市场需求。比如,欧美的一些科研机构都有专门负责收集市场需求信息的工作人员,只要是市场应用前景好的科研项目,科研机构往往舍得投入。在国内,目前还缺乏相应的风险投资机构致力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部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缺乏畅通的交流渠道。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仅靠企业、科研机构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政府部门的组织安排下,制定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务实措施,才能确保科技创新成果用得上、用出成效。

  要让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开花”,确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制机制至关重要。首先,要鼓励科研人员围绕企业的市场开发需求开展研究工作,并以知识产权入股企业,以此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其次,要鼓励科研人员领衔创办科技企业,实现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的良性互动。同时,要努力打造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企业要多出科技创新成果,必须拥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存在资金、人才、实验装备不足的情况,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建设技术研发中心还存在较大困难。因此,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妨开放资源,鼓励企业以高校、科研院所为研发载体,利用既有的优质科研资源打造全新的“孵化器”。此外,我们还应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体系,积极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这样才能促进和保障科技创新成果围绕市场需求校正“准星”,最终实现“适销对路”。

  吴学安

原标题:让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开花”
责任编辑:hn_新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