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至4月1日,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将应邀出席。
本届峰会主题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本报记者近日采访美国核能协会、美国史汀生中心和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相关专家时,他们对本次峰会的召开都充满期待,不约而同谈到中国领导人出席此次峰会,并期待中国在峰会上发挥更大作用。
应对挑战——
凝聚加强核安全共识
随着核安全峰会的临近,关于峰会的话题在华盛顿逐渐升温。继史汀生中心之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21日举行专题研讨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随后也将举行专题研讨会。美国特勤局则早早通过媒体和网站公布了3月27日至4月2日期间峰会会场周边的交通管制措施。
23日,记者前往核安全峰会会场——沃尔特—华盛顿会议中心采访时,看到会场周围已有专门警车巡逻。会议中心安保人员向本报记者展示的日程表显示,3月30日至4月2日的日程已被列为“24小时全满”。会议中心来往人员不多,大厅东南侧转盘上雕刻的中文《兰亭集序》格外引人瞩目。
除了各国领导人与国际组织领导人参加的核安全峰会之外,核企业峰会和非政府组织会议也将基本同期在华盛顿举行。
根据美国官方发布的消息,此次核安全峰会将继续讨论现有威胁,寻求措施来最小程度地使用浓缩铀,确保核材料安全,反对核走私以及阻止、侦测和切断核恐怖主义。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4位学者联名发布的报告认为,虽然发生核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不大,但核威胁危险不容忽视。报告说,有资料显示,“基地”组织和日本奥姆真理教曾经尝试制造核武器。恐怖主义势力蓄意破坏核设施、利用放射性物质制造“脏弹”等都是潜在的威胁。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核恐怖主义是我们时代最严重的威胁,哪怕是一次这样的攻击都将带来严重人员伤亡,造成巨大痛苦,并给世界带来永远无法弥合的改变,因此“我们必须行动起来阻止这样的灾难发生”。
深化合作——
保持核安全良好势头
在恐怖主义势力不断坐大的背景下,核安全和打击防范核恐怖主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太平洋论坛核政策高级研究员戴维·桑托罗对本报记者说,他期待着本届峰会的成功举行,因为“一届成功的峰会将为如何加强核安全提供路线图”,而“对于本届峰会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就如何保持核安全良好势头达成共识”。
美国史汀生中心专门研究核安全问题的高级研究员德贝拉?德克尔和客座研究员凯瑟琳?罗哈特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核安全峰会将给各国领导人讨论核威胁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为促进各国在核安全领域的深入合作带来可能性,同时也为相关利益方交流经验提供难得机会。
自2010年4月首届核峰会召开以来,国际核安全领域取得了不少进展。有权威资料显示,2010年至今,有3.2吨浓缩铀和钚被移走;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彻底结束了浓缩铀使用;有数个国家建立了核安保示范中心,在国际、地区和国家层面就核安全的各个方面进行培训。
“峰会进程让各国领导人理解核能技术的益处,同时重申这些技术必须被用于和平目的,”美国核能协会副主席丹尼尔?利普曼对本报记者说,“如今各国政府确立了政策,接下来该是核工业相关方来落实和管理具体政策”。
对于历届峰会的成就,桑托罗表示,峰会的连续举行已将在全球范围内强化核安全这一议题提到了最高层次,现在需要维持这种势头以便将来能继续取得进展。
责任重大——
中国贡献赢得赞誉
核安全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履行国际责任与义务的重要领域。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首次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倡导建立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赢得各方赞誉。本届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将在全会上作主旨发言,全面阐述中国政策主张,介绍中国在核安全领域的新举措和新成就,并提出加强全球核安全的实质倡议。
发展核能事业60多年来,中国一直保持良好的核安保记录,并在核安保国际合作方面走在前列。中国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核安保领域全球合作中充分发挥中心作用,同时积极开展核安保双边合作。今年2月,中美举行首次核安全对话。3月18日,根据中美两国元首在第一届核安全峰会上的共识,中美共建的核安保示范中心历时5年正式投入运行,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全、设施最先进的核安全交流与培训中心。
中国这些年在核安全领域发展迅速,核设施的维护已不只限于国内,在国际市场上正成为有力的竞争者。在德贝拉?德克尔和凯瑟琳?罗哈特看来,中国出口的核设施因为价格与技术优势,已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在欧洲大陆开始与英法合作建设欣克利角C核电站,尤其令国际市场刮目相看。“我们期待中国在国际核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尤其是在推动中国国家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方面发挥作用,这将有利于中国核工业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