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统一认识,重视京津冀绿色发展理念的协同

发稿时间:2016-03-11 14:48:39 来源: 中国网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林震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京津冀地区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同饮一江水”的生态共同体,也应是一个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全面加强京津冀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共建共享,大幅提高区域生态文明水平,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也是三地协同发展的着力点和重要任务。为做好京津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

  重视生态政绩观念同心

  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三地应树立生态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相互统一的理念,处理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以绿色产业发展为共同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三地应将绿色理念落实在政策中,用政策推动绿色发展的协同,尽快搭建有利于产业协同与互动的管理平台、政策平台。三地各层级行政管理部门应树立生态政绩观和生态效益观,以问题为导向,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议明确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的近、中、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到2017年构建基于生态一体化的合作机制,伴随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初步完成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扩大生态空间和环境容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山水林田湖良性互动、循环发展,产业绿色化成效明显;远期目标是到203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化,基本建成覆盖全区域的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

  重视生态规划目标同向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做到生态规划先行,不仅要坚持一张图(统一规划),还要坚持一条线(生态红线)和一本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而且在交通一体化和产业协同发展中同样要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以地区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依据进行布局和调整。当前应在三地实现各自“多规合一”的基础上,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共同研究编制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统一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统一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统一划定生态红线,明确生态环境布局,配套产业政策和生态补偿政策。

  重视绿色产业标准同一

  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在于产业的绿色化。三地应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协商制定统一的绿色产业规划,形成京津冀绿色产业的共同目标,统一三地绿色产业标准。当前应提高新增产业门槛,明确产业发展负面清单,尤其要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说不,加大对现有存量的压、转、改,对于问题较大的要坚决关停。在农业方面,要制订生态农业的指导意见,推广山区沟域经济模式和生态休闲农业模式,提升绿色食品标准,通过促进落后农村绿色产品的提质达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在张承水源涵养区,要有效减少耗水农业,尤其是低附加值的蔬菜种植业的面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通过提高产品的绿色标准,而不是粗放的扩大规模来增加农民收入。

  重视联防联治行动同步

  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需要联防联治。在联合行动过程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不是对立的,要充分考虑三地自然禀赋、发展阶段和利益诉求的差异,实现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共赢;二是内部与外部的关系。统筹兼顾城市和乡村、平原和山区、沿海和内陆、工业污染和民生污染、本地污染与外来污染等问题,做到综合决策、科学治理;三是科技引领与制度建设的关系。做到技术创新与制度建设并重,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既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更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应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系统修复为重要突破口,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尤其是环境预警和应急机制,率先建立体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事后严惩的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成为全国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的示范区。

原标题:统一认识,重视京津冀绿色发展理念的协同 特约
责任编辑:逍遥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