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全国人大代表马瑞强:带着农民心声上会 建议农业规模化发展

发稿时间:2016-03-02 19:2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职业农民”、人称“小马哥”的农村创业青年马瑞强。中国青年网记者李延兵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2日电(记者 李延兵)“昨天晚上10点上火车后接受记者采访,忙到凌晨1点多才睡觉,今天上午7点25到了北京西站,我都下不了车。”被称为“小马哥”的全国人大代表马瑞强来自内蒙古,他自己都没想到,在两会前夕自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2016年两会前夕,“小马哥”在微信平台上征集了100多条关于扶贫、农业补贴、农村创业、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建言。
  农民网友“高原”希望农机补贴能高一些、农用产品能更惠农一些;农民网友“大敏敏”希望小马哥能在两会上建议加大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并引导技术人员下乡,帮助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技术;农民网友“笑面人生”则希望政府在帮助农民脱贫的同时也要关注农民的追求。
  在今年两会上,“小马哥”不仅带来了农民兄弟们的心声,更是结合自己创业的经验,准备提出《加大对农业创业园区的支持力度》和《加强对“互联网+农业”支持力度》两条建议。
  博士种地未必躬耕陇亩,马瑞强告诉记者,从博士毕业后回乡“种地”创业以来,他感触最深的是新时代的农村发展需要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的“职业农民”。2013年,马瑞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年参会时,他把自己种植的玉米带到了会场,引起了各方关注,自那以后,三年来他一直关注农村发展,为农民发声。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后,“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中国,而今年,马瑞强重点关注的就是“互联网+农业”。“2015年,创业孵化器、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创客空间因为‘互联网+’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我觉得‘互联网+’也非常有必要和传统行业融合。”马瑞强认为农村的物流、农产品营销、农民创新意识、农村创业者获取信息的渠道等都是农村青年乃至整个农村改革的瓶颈,而“互联网+”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
  据马瑞强介绍,“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农业也不例外。2015年,农村互联网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400亿元,正在成为引领农民致富,特别是引导农村农副产品走向市场、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而让农业适应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如果在农村建立创业园区,形成集片,帮助农民贷款、为创业青年提供服务,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村面临的产品营销、技能培训、物流管理等问题,还可以培养农民的‘互联网+’意识。”马瑞强说,在农业领域,一些城里青年人返乡创业,无奈乡镇、村子里创业的氛围很差,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很影响他们发展。因此,急需建设一批新型农业创业园区,发挥园区聚拢资源、带动氛围、吸引资本等优势。
  作为一个“职业农民”,马瑞强认为,农业规模化发展才能让农村聚集更多的年轻人,才能吸引返乡大学生真正扎根下来,“现在大学生不会再用传统的方式种植农业,规模化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要有园区去集聚力量,要让农民学会智能手机的使用,学会利用互联网进行产品营销,学会用互联网进行产品配送。”马瑞强认为,农村扶贫,应该是产业扶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政府和大企业的引领。

责任编辑:曲畅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