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
光明网讯( 高雅)置年货、贴春联、放鞭炮、压岁钱……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一个阖家欢乐的日子。近年来,“年味变淡”似乎成为很多人对于春节的“共识”。“抢红包”、“被逼婚”甚至成为不少年轻人贴给春节的标签。春节的本质是什么?年味儿都去哪儿了?在春节法定假日结束的当口,光明网采访了四位不同年龄层的普通民众,听他们分享自己的春节记忆,聆听不同代人眼中的春节真意。
“30、40后”:无风俗,不年味儿
“现在太冷清了”,说起春节,刘宣光和祝菊美不约而同地感叹。在这对30、40后夫妻的眼中,春节意味着“喜庆”,意味着“热热闹闹”。年过八旬的刘宣光依然保持着每年过年穿新衣的习惯,祝菊美会戏谑他“一把年纪还臭美”。但在刘宣光看来,春节代表着辞旧迎新。据介绍,早年间只有在过年时各家才有条件裁剪新衣,穿新衣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带有“万象更新”之意。
“红灯、对联、请神”是老夫妻印象中的新年。那时候,农村年三十下午就会开始祭岁,把所有年货都排在厅桌上。初三到初六,人们会抬着关羽塑像游村,象征着驱魔辟邪,和谐正气,鱼龙队会舞到各家各户,讨个彩头。而县里则会举办灯谜会,大人领着孩子沿街追着看彩车游行,也是热闹非凡。“现在的年轻人,不是睡懒觉就是搓麻将”,祝菊美摇摇头,传统风俗近年来淡了不少,手写春联、灯谜、舞狮之类的民间文艺渐渐消泯,连扫房子、守岁、拜年等习俗也不太受到重视,“有点可惜”。
“50后”:“团团圆圆”就是春节
陈雨是一位50后退休教师,在她看来,春节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年三十全家坐在大厅围着火炉聊天守岁,其乐融融”。她回忆说,闽北春节有两大风俗习惯,长辈们要在年三十给晚辈压岁钱,由于经济状况,这些钱在年后都会被父母收回;初二的时候晚辈们则要去拜年,长辈会好吃好喝地招待。“三十晚上灶台是不断火的,提前把初一早上的饭煮好。初一起大早开门报竹,饭后到庙里烧香拜佛,所以初一给佛拜年,初二才是给长辈拜年”。
“每到过年,小孩子是最激动的。常常掰着手指头倒数”,她笑言,那时候父母会早早准备年货并藏好,过年才能吃,“我们会时不时把新衣拿出来看看,偷偷穿,跟小伙伴们炫耀。”
“当时最羡慕的职业是营业员”,据她介绍,小时候城区年货供应有限,每家得拿着户口本排队领供应票,每户只有一只鸡,人均半斤猪,还有人均一份的桔子、豆腐等票。购货时得排很长的队,“营业员不用排队,而且能买到更多年货。”
对于春节手机抢红包,陈雨觉得其实是一种“有趣的互动方式”,是“压岁钱”的另一种延伸和表达,“钱不是重点,发的比抢的多呢,哈哈。”
“80后”:春晚无关节目,关乎情怀
“今年的春晚你觉得怎么样?”柳洁反问。在她看来,每年备受吐槽的春晚其实看的并不是节目,而是一种记忆和情怀。
她说,春晚已经成为了春节一个重要的标志,从小到大,她家每年都会跟着春晚一起跨年,她自称比较喜欢语言类的节目,对歌舞类不太热衷,“很多时候其实也并不是每一个节目都认真看了,一家人开着电视吃吃聊聊,就有一种过年的氛围。”
节前,“六小龄童上春晚”的话题一度吵得沸沸扬扬,有网友甚至表示,六小龄童哪怕拿着金箍棒到台上走一圈也乐意看。在柳洁看来,上不上春晚的话题其实没必要争执,节目组有自己的考虑和安排。但六小龄童确实是一代人的回忆,“是小时候的偶像”。
“90后”:抢红包?其实我们也没那么爱
“放鞭炮啊!”说到春节记忆,陈君恺脱口而出。“红包有什么好抢的?五福我都没集。”
“摔炮、火箭炮……”陈君恺对儿时“春节玩具”如数家珍。小时候和小伙伴到家门前的空地上玩鞭炮是他最怀念的时光。那时候鞭炮的种类并不多,但即使是最简易的摔炮,虽然被炸伤过,还出过不少糗事,但“小男孩”时的他们仍乐此不疲。
“面对面的互动,比网上的抢红包好玩很多”,作为接触新新事物最前线之一的“90后”,君恺对抢红包的兴趣并不持久,“1块钱发10个,一次抢个一分一毛的,其实没多大意思。”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加上一些城市出于消防和环保等方面考虑而禁鞭,君恺说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玩过鞭炮了,而当年的小伙伴也都散到了各地,即使是过年也很难得再聚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