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23日电(陈一诺)棚户区与老旧小区改造,这两年一直是北京市政协会上代表关注的热点话题。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北京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来自北京市工商联界别的张志铭委员在会上发言,详细介绍了北京市棚改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如何突破这些难题的建议。
张志铭委员表示,破解棚户区改革难题,最根本是消除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协调发展。现阶段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城乡结合部和远郊区的基础配套水平,而配置与中心城区相同乃至更高,是棚改成败的关键。
拆迁难——应强化政府协调指导
由于北京棚户区改造的规划建设与实施脱节,拆迁腾退时面临与多难题,土地开发难度较大。
张志铭委员建议,要将棚户区改造与中心城的功能和人口疏解相结合,统筹国家和北京两级行政资源和力量,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和统一配套标准,协调指导各部委办局。
安置难——加强基础配套建设、维护棚改户利益
因为棚户区改造时容易忽略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和文化休闲需求,居民对改造后的生活条件改善程度难以认同。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不少安置小区虽已建成,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同步使用,致使安置居民难以入住。
张志铭委员表示,棚改户最关心的,是改造后的教育、医疗、交通等条件能否有保障。应严格依据总体规划和统一标准,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仅要在城乡结合部、远郊区县合理投入城市基础配套,还要保证配套质量不低于中心城水平。另外,应注意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中心城老北京人和老年人居多,拆迁安置应充分考虑其需求。
同时,还要进一步公开、公平、公正地维护好棚改户利益。在公共配套先行的前提下,要向棚改户讲明政府规划、标准和不同区域的解决方案。在改善棚改户居住条件、确保基本生活品质的同时,要尊重拆迁群众的需求差异,尊重拆迁群众的选择权,减少定向安置,支持拆迁户自由选择居住地区。比如,拆迁户选择其他的非定向区县或外地的房源时,应按同等补贴标准对待,鼓励外迁。
资金难——促进社会资本参与
棚户区项目建设缺少融资贷款的专项扶持,融资难度大。目前棚户区改造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国有资本。应大力推广特许经营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和非公经济积极参与。应创新更多模式,在土地、融资方面加大开放力度,给予开发商按市价上市交易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