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一走十六年——资阳车城路(上)

发稿时间:2016-01-20 06:33:24 来源: 人民网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一座重金属的车城

  上世纪70年代的“十里车城”,是一座弥漫重金属味道的机车之城。机车,就是大家俗称的火车头!

  为了“三线建设”,1966年铁道部资阳内燃机厂431厂正式落户资阳。来至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在资阳建起了第一座内燃机厂。由于工程浩大,当地百姓把431厂又称为“十里车城”。这正是资阳车城的起点,“十里车城”叫响全省。

  1973年,第一台机车出厂,翻开了资阳车城的新篇章。20世纪80年代,431厂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东风4型内燃机、“和谐号”电力机车等知名产品纷纷出厂。进入90年代,431厂正式改名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厂,并率先实现中国商品机车“零”的突破。资阳造的机车远销澳大利亚、泰国、坦桑利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

  图为出口澳大利亚的SDA1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资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除了有铁道部431厂这样京城来的“御林军”,资阳在80年代初还有一支本土造车企业,也就是曾经连续十四年占据全省商用车第一的南骏集团。

  南骏集团的发展故事更有趣。最早以维修农机为主业的企业如何走到省内第一商用车龙头的?南骏的历史告诉我们:生活所迫。

  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南骏人曾经找了很多项目来做:包括试水跨度很大的食品业——生产面粉和粮油产品。

  盲目的尝试换来的是市场残酷的回应。最后南骏人还是立足自己的优势搞制造:维修农机这么多年,对造农机是有基础的。转了一圈,南骏人找到了自己的坐标——生产农机。在农机的基础上,南骏不断拓宽产品线,渐渐的发展到商用车领域。在全国商用车还是蓝海的时候,南骏一时笑傲群雄。

  431厂的机车、南骏的商用车都在全国范围占据不小的市场份额。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资阳车城才由内而外的散发出强大的重金属味道。

原标题:一走十六年——资阳车城路(上)
责任编辑:hn_新闻
返回首页>>Loading...
共【3】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末 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