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郎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节约保护水资源

发稿时间:2009-04-22 23:05:00 来源: 大连日报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大连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较为封闭的水文单元,导致水资源十分紧缺,始终是制约大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此,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市投巨资先后完成了“引碧入连”和“引英入连”供水工程,有效地缓解了城乡用水供需矛盾。但自2003年英那河水库扩建工程竣工后,大连境内已无规模性的水源开发工程项目。针对这一现状,我市在加快大伙房水库输水入连工程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配置与保护并重”的战略思路,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进了对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是深入开展了以小型水源开发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五年来,我们从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经认真勘测论证,因地制宜地采取截潜、挖塘、筑坝、打大眼井、改扩建拦河闸等工程形式,总投资7.47亿元,共建筑各类小型水源工程3678项,年增拦蓄水量4356立方米。这些小水源工程星罗棋布,作为农业生产的应急和补充水源,发挥了良好的工程效益。

   二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洪水资源。长期以来,水库“汛期弃水,汛后蓄水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洪水资源被无效弃失。对此,我市组织多方专家完成了“碧流河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成果,经水利部批复后,于2005年起予以实施。这项成果是以充分利用雨情水情测报系统、防洪调度系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等科技手段为支撑,采用无雨预蓄、有雨预泄的方式实时动态调度洪水。三年来,分别比原常规的“静态控制调度”多拦蓄洪水0.55亿、0.78亿、0.81亿和0.82亿立方米。这相当于在未增加工程投入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一座中型水库蓄水量,此项成果2008年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

   三是大力推广集雨工程建设。在认真调研、确认可行的前提下,2003年在城乡启动了集雨工程试点建设,主要方法是充分利用沟坡、道路、大棚和房屋顶面等自然环境和设施,采用工程措施蓄集天然降水。目前,全市已累计投资3.76亿元,共建成各类集雨工程1780座,其中重点示范工程188项,总集雨面积365平方公里,设计蓄水量近60万立方米。在城市,大友恬园居民小区利用工程集水作为景观、绿化、冲厕用水,荣获国家环保示范工程奖;在农村,长海县獐子岛居民均利用工程集水经净化处理后,基本解决了岛内居民全年生活用水问题。

   二、科学配置 不断提高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水平

   一是科学规划和配置水资源。开展了“大连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等项目调研工作,编制完成了《“十一五”及2020年大连市水资源供需规划》,在客观区域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预测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所需水量,提出了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整体配置方案。在水资源供给方面,实施了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海水等各类多种水源的统一调配。在用水方面,加强了城乡用水、不同生产行业用水、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合理配置。如我市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辐射延伸,完成了长海县大长山岛跨海引水工程,基本完成了普兰店市“三镇一村”集中供水工程,推进了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

   二是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再生水回用。大连市(包括所辖区市县)现已投入运行的大型污水集中处理厂14座,总设计处理能力87.3万立方米/日,目前我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已超过90%。为鼓励再生水回用,我市采取了有力措施:确定了与自来水比价较合理的再生水供水价格(再生水0.80元/立方米、中水2.66元/立方米);政府现已投资2.6亿元,为再生水回用企业铺设专用输水管道68.8公里;对使用再生水用户在征收供水增容费、污水处理费方面给予优惠;规定凡建筑面积2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建、新建工业园区必需建立独立的中水处理装置(现已建成57座)。目前,我市再生水回用总量已达26.1万立方米/日,污水资源化、产业化已步入市场经济运作轨道。

   三是加大海水利用量。由于大连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海水资源为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提供了重要途径。目前,我市已有20多家大中型企业直接利用海水进行设备间接冷却、洗涤、水产品加工,日均海水利用量360万立方米,年利用总量达13.14亿立方米。海水淡化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已建成的长海县大长山岛和獐子岛、华能大连电厂、大连石化总公司、大连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等5座海水淡化厂,淡化总能力1.19万立方米/日。目前,红沿河核电站10万立方米/日的海水淡化厂已开工建设、登沙河工业区1万立方米/日的海水淡化项目也即将开工建设。

   三、高效利用 努力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一是以循环经济为主导,加快工业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我市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这一有利契机,确定了“从水资源承载能力出发,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重点扶持了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10大高新产业示范项目,推广了水源热泵、风力发电等10大节水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大规模推进了软件园、双D港数字化制造园等近20个现代化园区建设。在产业布局调整方面,加大了用水大户向远郊新建临海工业区调整力度,以提高海水利用量。目前,全市已完成274家企业的搬迁改造,随着近期大化、大钢等大型企业搬迁改造的完成,大连工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将得到历史性的优化,推进了工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目标实现的进程。

   二是大力推进低耗高能农业建设。一方面,科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将耗水量高的水田种植面积由60万亩调整至41万亩,并对农户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大力推广农业科技,鼓励、引导和扶持农户种植耗水低、产出高的农产品,全市发展高效农业节水灌溉面积13.14万亩。另一方面,运用现代技术发展高效农业园区,结合雨水集蓄利用,投资1.30亿元,完成了44个以微灌、喷灌、温控等自动化控制为核心的农业高新园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总面积近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85%以上,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是加大节水工程改造力度,降低无效损耗。在城区,投资2.30亿元,完成供水旧管网改造160公里;投资1.60亿元,完成全市703处二次供水加压泵站统一接收管理和设备改造;投资1.40亿元,完成18万户居民室内旧水管改造。上述工程的实施,不仅降低了输水损耗率,还提高了水质,保证了供水安全。在农村,投资1.53亿元,完成76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提高了防洪和拦蓄能力,减少弃水量2000万立方米/年。投资5604万元,完成了永记、东风、庄河灌区支渠改造119公里、渠系建筑物121座,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了5个百分点。

   四、有效保护 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

   一是强化城乡水源地保护。制定了《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先后出台了9部有关水源地保护文件,界定了水源地保护区,建立了水源地保护专项资金,制定了水源地居民迁移标准。协调有关部门对主要水源地周边的27户居民、13家农副产品和硅石加工企业实施了移民和搬迁;关闭了严重威胁水源地环境安全的塔岭金矿;与林业部门共同种植水源地涵养林木18万余株;与环保、监察、公安等部门配合,开展了“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治理”行动;完善了水源地水质监测体系,加强了库区巡察管理,定期发布水质信息,强化了社会监督。目前,饮用水源地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二是强化地下水管理。严格执行地下水保护区规划和取水许可制度。对海水入侵区的取水申请,一律不予受理;对退水不达标或退水地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对超采区有公共替代水源的水井一律封停,五年来,封闭关停水井96眼。建立健全了全市范围内的地下水水位、水质动态监测网络,设立观测网上百个,涵盖了城市规划区各个水文地质单元和赋水层位,监测项目达29项。强化了地下水取水计量管理,建立了自备井数码智能量系统,提高了对地下水资源的计量准确率和控制水平。通过上述措施,自2004年以来,地下水取水量年均递减14.3%。

   三是强化水生态环境治理。以流域为单元,实施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环保治理工程建设。加快了大型水库上游、周边的生态屏障建设,全市实施“五绿”工程以来,共种植各类树木30万余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万余亩。按照“宜弯则弯、宜宽则宽、有水则清、无水则绿”恢复生态多样化的理念,实施了生态河治理工程,共修筑绿化河堤430余公里、种植河廊林带260余公里,全市主要河流及周边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通过上述工作,我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等方面管理和运作水平不断提升。过去五年来,先后解决了74.9余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年均下降率6.4%,地下水开采量年均递减14.3%,新增建设项目水资源评估审批率 100%。2007年10月,大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各项指标全面通过国家验收,被授予“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城市”光荣称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可持续水利的要求,大连水务工作正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一是大连在进一步扩大沿海开放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占有特殊地位,为加快“一个中心、四个基地”建设和“两区一带”、“一岛十区”发展步伐,水的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二是按照中央、省市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三是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生态环境的危害也随之加大,保护和治理任务越来越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在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抓好民生工程建设,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才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责任编辑:李 鹏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