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海南视窗海口1月7日电 1月7日,记者从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2015年,海南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完善了新的监管体制,大幅度提升了监管能力,消灭了一大批长期危害公众健康的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推动构建系统化的科学治理体系。
实事一:新建海南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组建了海南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总投资1.12亿元的海南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主体建筑于2015年10月10日封顶,2016年6月将竣工投入使用。该中心的建设填补了海南没有省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空白,将使海南省具有符合国家配置标准的省级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彻底扭转海南省在食品检验检测方面有些项目检测不了需要送出岛外检测的落后局面。
实事二:为全省各个市县配备20辆高质量食品安全快检车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支持下,海南作为全国第一个试点省份,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和省财政资金率先为海南省各个市县配备了质量好又能满足食品安全快速检验需要的检验车20辆和车载检测仪器设备280台(套)。这些快检车将在全省各市场、酒店、集体食堂巡回抽检,发挥“流动侦察前哨”和震慑作用,大幅度提升海南省基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能力。
实事三:在全省所有大型超市和主要农贸市场设置农药残留免费检测室
在海南省75 个大型超市和 134 个主要农贸市场设置了果蔬农药残留免费检测室,不仅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免费农药残留检测服务,也为中小型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餐馆提供免费公共检测服务,可提升小型集体用餐单位的食品安全水平。今后,这些免费检测室还将增配肉类和水产品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盒。
实事四:改革行政许可制度,推行“承诺制”审批模式
基于法制理念的“承诺制”审批模式在食品药品行政审批领域的92项审批事项试行,获得可喜成效。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沿用审批模式存在的程序烦琐、审批时间长、影响发展活力、存在权力寻租等诸多旧问题,也解决了现行“减法式”审批改革路径被变通打折的新问题。“承诺制”审批模式,是先由审批部门研究透彻、把握准确审批条件,向申请人提供“一书三清单”(“一书”即法人承诺书,承诺如果申报材料有虚假内容愿意接受处罚;“三清单”即材料清单、处罚清单、责任清单)和示范文本,企业法人签署承诺书后,审批部门可当场发放许可批件,之后再安排核查。如果核查中发现申报不符合条件或材料有虚假,监管部门将收回审批决定书,并对企业按签署的承诺书追究责任。此审批模式已分别被写进国务院2015年11月27日印发的《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和国务院2015年12月22日印发的《关于上海市开展“证照分离” 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批复》中。
实事五:首次完成全省食品药品生产加工厂和作坊摸底普查
在全省开展了食品药品生产加工厂和作坊普查摸底,首次摸清了生产源头家底,及时取缔了生产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黑窝点”,建立了数据库。把加工作坊纳入日常监管的范畴,将有效消除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隐患。普查结果显示,全省共有7358个食品生产加工厂和作坊,是现有持证生产企业的近7倍。
实事六:创建“食药+公安”联打机制,大幅提高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效率
针对过去食品药品犯罪案件移送难、取证难、破案难,办案时间长、效率不高等问题,海南省创建了“食药+公安”联打机制。这种机制在不增加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的情况下,疏通了“行刑衔接”,有效解决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查办案件时不能控制犯罪嫌疑人、不能“破门而入”等诸多现场执法难题。“联打办”成立以来,全省端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黑窝点”140多个,移送司法51件,20人因生产销售有害食品药品罪被判刑,其数量均超过之前若干年的总和。
实事七: 推行“互联网+监管”,促进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
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把信息化融合应用到业务监管和内部管理工作中,大幅度提高监管效率,解决了一些过去依靠人工做不到、做不好的问题。建成了全省唯一覆盖省、市、县(区)和乡镇四级的高清、多媒流、多功能视频会议系统,不仅可以召开覆盖到乡镇的视频会议和训,也可用于“透明厨房”的后厨视频监控,还可用于突发事件和移动执法的远程视频应急指挥。2015年12月,该系统为省政府召开覆盖乡镇的全省扶贫工作会议提供了保障。此外,还建成了监管对象数据库、稽查执法系统、快筛检测系统等12个信息系统。
实事八:对药品注册、生产等源头实行最严厉的监管,确保海南宝岛出好药
全面开展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注册申请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对存在不真实、不完整、不规范问题的,暂停注册申请,重新补充相关试验。对使用过期原料、变更处方工艺生产销售劣药的3家药品生产企业,依法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对使用化工原料、使用不合格提取物生产销售假、劣药品,涉嫌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犯罪的2家企业,移送司法部门进行查处。通过加强源头监管,避免假劣药品危害公众健康,严厉打击海南省药品生产企业的害群之马,提升海南省药品质量和形象,推动海南省医药产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实事九: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违法行为
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基本消灭了15类危害公众健康的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以“早一天消灭问题食品药品,公众健康就少一天遭受危害”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分清轻重缓急,把消灭“黑窝点”作为减少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的首要任务。经过一系列专项行动,在2014年端掉98个“黑窝点”的基础上,2015年又端掉95个,数量是前些年总和的数倍。在全省范围内整体性基本消灭了走私冻肉泛滥、用沥青和工业松香拔除畜禽毛、加工销售病死猪肉、用甲醛和双氧水浸泡“毒牛百叶”“毒凤爪”等 9 类食品药品犯罪行为。在消灭生产有毒食品药品“黑窝点”的同时,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把降低持证企业的产品不合格率作为减少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的第二战场,采取“清单管理、靶向整治”的治理方式,要求企业按照“必做清单”和“禁做清单”进行整改,一些“消费量大、受众群体多、百姓天天吃”的产品不合格率显著降低。桶装饮用水的不合格率从27%下降到1%以下,进岛蔬菜、超市肉类熟食的不合格率大幅下降,中药饮片的抽检合格率从84%提高到91%。
实事十:在全省范围内彻底消灭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问题
海南省食品生产领域58%的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包装标签标识不规范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会欺骗、误导消费者,另一方面也经常被民间打假人士举报、索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通过系统整理所有相关规定,编制了《预包装食品标签工作简明实用手册》,明确了预包装食品禁止标注的内容和必须标注的内容以及如何标注,要求全省食品生产企业据此开展自查自纠,制止企业继续使用不规范标识的包装,在海南日报等报纸上发布了5期关于整治全省食品标签标识不规范问题的公告。通过专项整治,海南省食品标签标识抽查不合格率从整治前的30%下降至1%。(党欣)
(责编:潘惠文、蒋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