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迎接多国商船的宁波,如今仍以港通天下。于浙江宁波开幕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首场签约活动中,签约项目金额超过21亿元,采购订单涵盖肉类、乳制品、植物油等农食产品,还有滑雪器材、保健品等本土消费品,其中包括来自塞尔维亚的商品。
“塞尔维亚从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建立之初就积极参与,与中国在基础设施、能源、经济、文化、农业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在16日举行的首场签约活动中,塞尔维亚驻华大使玛娅·斯特凡诺维奇难掩高兴。就在开幕前一天,中国海关总署与塞尔维亚农业部签署了农食产品准入文件。“塞尔维亚希望继续加深与中国及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供应链波动、农产品供应等方面的挑战。”她说。
包括塞尔维亚在内,我国与中东欧多国的合作之路正越走越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额合计448.7亿美元,同比增长2.8%;进出口农产品分别达3.1亿美元和4.1亿美元,同比增长43.1%和28%。
这份经贸“开门红”也给不少中东欧客商带来信心。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的老朋友屠孟勇是奥地利一家物流企业的销售部经理,中东欧国家是该公司的核心业务区域。屠孟勇注意到,这10年来,中东欧国家的出货量逐步增加,中东欧国家对中国的货物出口量越来越大。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虽然中东欧国家单一国家的体量较小,但一直保持增速,“还是要看到双方国家在进出口方面的一些特色需求”。
对于这种市场需求的双向选择,应志丰将原因之一归结为优势互补。作为宁波市驻中东欧国家联络处代表、宁波华欧国际交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应志丰既在匈牙利从事酒类等商品的进出口生意,又兼顾留学服务、文化艺术交流等工作。
在他看来,中东欧国家和中国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存在互补性,两者之间的经贸合作将为双方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合作空间。他说,双方在贸易交流中需要加强信息交流、政策沟通、风险管理和控制、贸易后续服务和支持等方面的合作,以保持相对确定性,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实现共赢和合作。
他还提到一些匈牙利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青睐,“他们认为中国产品的质量和价格非常有竞争力”。
同为宁波市派驻中东欧国家联络处代表的韩宝华也注意到,中国商品在中东欧市场很受欢迎,在运营近30年的波兰华沙中国商城(GD),各地批发商常常抢购产自中国的服装、小电器、箱包皮具等商品。该商城是中东欧国家中最大的亚洲产品分拨中心,其中90%的商品来自中国。
“当今世界的需求和走向就是能够互联互通、互动互益。”在韩宝华看来,由于对中东欧国家的认知程度有限,中国市场对中东欧国家的一些优质产品还没有完全了解。这名在外多年的华商说,只要中国重视中东欧国家的需求和呼声,贸易交流一定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实际上,以本届博览会为窗口,越来越多的合作需求有机会被看见。开幕当天下午,连续3届参展的周彬就接待了不少参观者,他负责的是保加利亚玫瑰展位。
这次参展,周彬提前两天到宁波布展。作为北京芳草滋颜贸易有限公司市场总监,他期待借参展的机会,和更多本土经销商谈合作,他说,保加利亚玫瑰是当地的国民品牌,15年前进入中国市场,“比较契合中国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追求,未来,日用护肤品的消费市场仍旧潜力巨大”。
不同往届以国别形式布展,此次博览会设置专业展,包括智能制造、日用时尚、农食产品等。“今年的活动更聚焦行业,突出产品特色。”看到不少同行新面孔的周彬说,以专业展形式布展,更有利于促进中国消费者认识中东欧国家的优质产品。
在他看来,时隔3年,该博览会首次以线下为主举办,并用多个“首次”表达开放合作的诚意,包括首次启用新场馆、首次开设服务贸易区等。
据了解,本次博览会聚集了400余家来自中东欧国家及其他欧洲国家的境外展商,超5000种展品涉及农食、酒类、美妆个护、日用家居、特色产业、服务贸易六大品类。一批欧盟地理标志产品也首次集中亮相。
带着多家塞尔维亚品牌参展的塞尔维亚华人商业联合会会长、中东欧之家创始人郭晓告诉记者:“从事中国与中东欧进出口贸易,是机遇也是挑战。”他说,挑战来自塞尔维亚等中东欧国家的一些商品知名度不高,而信心来自当地商品的品质过硬及中国市场的活力与潜力。他说,目前,中国18个城市落地了22个中东欧之家,推介进口商品,“今年有信心落户60家”。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 李若一 记者 蒋雨彤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