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国际 >>  正文

莫斯科为何没有“唐人街”?俄媒:中俄民众融合度高

发稿时间:2017-09-03 01:15: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中国青年网

  俄媒称,据专家估计,目前大约有5万中国人居住在莫斯科,而且数量还在继续增加。那么,莫斯科靠什么吸引了这些中国人来此生活?为何迄今还没有“唐人街”?

  据俄罗斯卫星网8月28日报道,中国人很久以前就来到了莫斯科生活和工作,20世纪20年代俄罗斯首都就有了中国俱乐部,下设酒店和宾馆。那时的华人主要从事洗衣业和一些小生意,从当时的报纸和莫斯科人的回忆中可以了解到,莫斯科洗衣店的名称很有特色,比如“北京劳动者”、“旅顺洗衣店”等等。但伴随前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推出,所有这些都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30年代末大多数中国人离开苏联。直到50年代初,又有很多中国人来到了莫斯科,数以千计的中国大学生、研究生和专家在俄罗斯首都留学,实习和工作。80年代末,大批中国大学生和实习生赴俄,其中很多人一边上学一边经商,正是在这段时间,莫斯科开始有了现代版的华人社团。

  莫斯科华侨华人联合会主席黄静称:“为什么1994年来了那么多中国人呢?因为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很多中国人都想去国外。当机会出现的时候,他们都想去欧美国家,特别是去美国,来俄罗斯的人很少。后来,在俄罗斯出现了做生意的机会。去美国是要经过语言考试的,要求较高;而来俄罗斯没有什么要求,所以他们就来了。“

  1994年,华联会在莫斯科正式成立。像在很多国家一样,莫斯科的华人社团为大学生、企业家和劳动移民提供帮助,组织中国传统节日庆典,开展各种巩固两国人民友谊的社会活动。黄静表示,俄语还是很难的,正是因为不懂这里的语言、文化和法律,所以经常出现问题,华联会在这方面给了他们很多帮助。

  报道称,尽管很早以前,俄罗斯首都就有了不少相当成功的商业中心、宾馆、酒店、中医院和文化教育中心,但这里从未有过类似西方国家那样的“唐人街”。黄静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俄罗斯不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那样的“移民国家”。另一方面,伴随着沟通方式的发展变化、相互间融合度的提高、教育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华侨聚集地的需求正逐渐消失,原有的“唐人街”也将变成历史名胜了。

  她表示,以前去欧美的那些华人,都是从福建、广东那边过去的,他们自己不懂当地的语言,经常受欺负,所以要团结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做生意,开工厂,从而生存下来。但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这种局面已大大改观:第一,中国已经今非昔比,国力强盛,海外华人觉得腰杆直了;第二,随着第一代移民到海外的华人落地生根,他们的下一代已经成长起来,并且已经融入当地社会,自己也觉得与当地人无异。现在前往海外的新一代华人在出发前也都有一定的规划和准备,“单兵作战”能力也很强。至于来俄罗斯的新移民,除了在露天市场打拼的那些几乎完全不懂俄语的同胞外,大部分人都推崇、尊重俄罗斯的文化和俄罗斯人民,也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总之,大家都希望融入俄罗斯社会,彼此借助对方的优势,共图发展。

  黄静坚信,最近一段时间里,去莫斯科的中国人数量还将增加。一方面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另一方面中国启动“一带一路”倡议,所有这些都给中俄之间提供了更多商业和文化交流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看,莫斯科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市场,同时也是一座可以取得更多成绩的都市。

原标题:莫斯科为何没有“唐人街”?俄媒:中俄民众融合度高
责任编辑:刘利影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