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内罗毕3月9日电 通讯:剑桥大学女硕士的“拯救大象”故事
新华社记者王守宝 严明
当见到雷松的时候,她正在肯尼亚北部的桑布鲁保护区内巡逻,坐在一辆破旧的敞篷越野车内。车子飞驰,一片灰尘滚滚。
今年30岁的雷松个头不高,身材略瘦,眼睛很大,耳朵上那对大耳环闪闪发亮,不停摇晃着。她的母亲来自乌干达,父亲出生并生长在肯尼亚的马赛部落。
“马赛人能歌善舞,还特别注重野生动物保护,把动物看作自己的好朋友。”雷松说。
马赛人传统民族性格塑造了她,让她天生就喜欢亲近自然。
于是,雷松在2011年获得剑桥大学硕士学位后,并没有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急于找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而是加入了公益组织“拯救大象”的队伍中,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这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上。
“拯救大象”是一位今年70多岁,名叫汉密尔顿的英国人在肯尼亚创建,包括雷松在内,员工有30多人。
雷松虽然生活在享有“野生动物王国”美誉的肯尼亚,但一直在都市生活,其实也很少有机会亲眼看到大象等野生动物。
2011年,她从英国回到肯尼亚,然后从首都内罗毕只身前往二百多公里外的桑布鲁保护区,和“拯救大象”的男性员工一道,在一线保护野生大象。雷松和伙伴们一样夜宿荒原,以帐篷为屋,并没有因为是女性而得到特殊照顾。
“刚来保护区的一天晚上,当我还在睡梦中,忽然被响声惊醒,几只大象就在我帐篷外活动,当时既害怕又激动。”回忆起第一次和大象近距离接触,雷松记忆犹新。
马赛人的血液让雷松有亲近自然的基因,而21世纪初期,盗猎者大规模的残酷杀害令野生大象面临濒危风险,激发了她保护大象的决心。
在英国读研究生时,她突然得知,在 “拯救大象”组织实习时熟识的大象“水银”被盗猎者杀害了。悲痛,让她下定决心将来要投入拯救大象的行动。
“以前,桑布鲁及附近大象数量超过3000头,甚至更多,现在已经不足1000头,数量减少惊人。”雷松说。
前两年,她来到中国,在厦门一所小学进行公益活动。面对一群好奇的小学生,瑞桑谈起了象牙。她告诉学生们,在非洲,盗猎者将大象杀死,从大象头上取下象牙。
听到这些,很多学生将手捂住了脸,为大象的遭遇感到震惊和难过。
雷松说那次中国行让她认识到中国并不是一个普遍存在象牙制品买卖的国家,事实与一些媒体报道不符。
“包括上世纪80年代前后那次的非洲大象危机,主要原因也不是来自于中国,而是因为欧洲部分国家和日本等国内市场对象牙的大量需求。”她说,“在日本,甚至很多印章都是用象牙制作。”
雷松认为,由于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才导致一谈到象牙非法贸易,就会联想到中国,这是不公平的。
她说,2011年,中国拍卖行业基本取消了象牙产品的拍卖。2015年,中国国家领导又表示除少数特例外,全面停止象牙进出口贸易,这都显示了中国在保护大象方面的决心。
在“拯救大象”组织工作或许不是一份永久的职业,但瑞桑笑着告诉记者:“不管以后在什么机构工作,保护大象都将是我一生要去做的事情。”